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4544  434552  434558  434562  434568  434570  434574  434580  434582  434588  434594  434598  434600  434604  434610  434612  434618  434622  434624  434628  434630  434634  434636  434638  434639  434640  434642  434643  434644  434646  434648  434652  434654  434658  434660  434664  434670  434672  434678  434682  434684  434688  434694  434700  434702  434708  434712  434714  434720  434724  434730  434738  447348 

8.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B.开篇三句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以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周瑜的成功。“羽扇纶巾”写他的服饰,突出他风度儒雅,“谈笑间”写他指挥若定的非凡胆略与才智。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酹”,把酒洒在地上。这句词表明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超脱。

答案:D

解析:D.应是“在旷达的自我解脱中隐含着难言的愤懑”。

试题详情

7.对秦观《鹊桥仙》一词的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写一片片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飞驰长空的星星仿佛在传递着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这一对相爱的人在黑夜里渡过了辽阔的天河来相会。

B.金风,秋风。“金风”二字写这一对久别的情侣在秋风萧瑟、寒露清凉之夜,在银河之畔相会了。他们的聚会很难得,所以说“胜过人间无数”。

C.“柔情”三句写两情相会的情意温柔缠绵,一夕佳期竟然像梦幻一般倏然而逝,真不忍看到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

D.最后两句掷地有声,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哪怕终年天各一方。这种经得起长久分离考验的坚贞感情,比那庸俗的朝夕相伴不知可贵多少。

答案:B

解析: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他们的聚会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试题详情

6.读《虞美人》,选出对该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画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完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

C.词的前六句是三次对比,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

D.最后两句是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绵绵细长,时断时续。

答案:D

解析:D.如春水的汪洋恣肆。

试题详情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B.词是按一定的曲调填写的,所以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叫词调,也叫词牌。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C.依据词的字数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一首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调,有两段的叫双调,即上、下片,柳永的《雨霖铃》按字数划分为中调,按段落划分为双调。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派、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家为柳永、李清照、姜夔等,豪放派作家代表为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答案:C

解析:C.词按字数划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字)、长调(91字以上)。柳永的《雨霖铃》上片50字,下片51字,属于长调。

试题详情

4.下面对姜夔的《扬州慢》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词同为怀古伤今,然由于两人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两首词又迥然有异。

B.从意境上看,姜词笼罩着扬州城的是无限的悲哀和凄凉,而辛词却洋溢着京口古代英雄的余韵,抗金杀敌,恢复中原的激昂。

C.就精神风貌而言,姜词虽也表现了对扬州城昔盛今衰的感慨,但面对国破家亡,词人只是垂头低吟、消极悲观而已,没有体现出爱国之情;而辛词却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有悲愤,更有强烈的收复意识和决心驱除外侮、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D.辛词借古讽今,有对朝廷的愤慨和不满,也有矢志抗金、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一个“愤”字贯穿全词,词风抑郁愤慨;姜词表示了对南京王朝腐败无能的忧虑,一个“悲”字贯穿全词,词风低沉哀婉。

答案:C

解析:《扬州慢》的主旨是“黍离之悲”,也即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试题详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尚,还;B.表肯定/这;C.纵使;D.从。

试题详情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

C.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D.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需惊。

答案:C

解析:A.晨-辰;B.花-华;C.需-须。

试题详情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雕栏玉(qiè)     雨(zhuò)     凝(yē)

B.暮(ǎi)        羽扇巾(ɡuān)   舞歌台(xiè)

C.金铁马(ɡě)      麦(jì)       豆词工(kòu)

D.玉秋(diàn)     狸祠(fó)      还江月(lèi)

答案:B

解析:A.“砌”应读“qì”,“骤”应读“zhòu”;C.“戈”应读“ɡē”;D.“佛”应读“bì”。

试题详情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写法及其作用是什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