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3.结合语境,修改下面文段中的两处毛病,使语言顺畅,文意贯通。(先写出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然后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4分)
①中国民俗是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上征服自然、顺乎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②中华民族发展的物质生产水平与它的产生相适应。③如十二生肖就是中国民俗的一项重要内容,④是先民们在物质条件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借用自己熟识的动物称谓来命名、计时、标记出生年月的。
(1)
(2)
18.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个小题)(4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荀子《劝学》)
(2) ,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
。(白居易《琵琶行》)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达·芬奇于1503年创作完成《蒙娜丽莎》这幅作品。
B.实际上,《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画作中最差的一幅。
C.成名之前。《蒙娜丽莎》只是卢浮宫编号为779的普通藏品。
D.尽管未必是佳作,《蒙娜丽莎》的名声今后还将继续扩大。
9.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揭露所渭“名画”的真面目,嘲讽世人的荒唐可笑。
D.说明画作与人物原型的区别,提供--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C.介绍《蒙娜丽莎》成名的真相,揭示一种社会现象。
D.叙述《蒙娜丽莎》成名的过程,反映一种文艺规律。
8.以下不属于使《蒙娜丽莎》成为名画的原因的一项是
A.大众对作者达·芬奇天才的疯狂崇拜和神化。
B. 达·芬奇“梦想家”的特质给画作带来了浪漫主义色彩。
C. “蒙娜丽莎”本。人在19世纪被奉为荡妇的象征。
D.《蒙娜丽莎》在20世纪初一度失窃,后又重现于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