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根据下面的表格所提供的资料,回答相关的问题。(6分)
日本的研究人员潼泽武夫以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表所示:
学年 |
总 平 均 分 |
||
流畅性 |
变通性 |
独立性 |
|
2 |
24.80 |
18.90 |
4.04 |
3 |
28.65 |
22.15 |
9.15 |
4 |
21.38 |
16.57 |
6.69 |
5 |
40.37 |
30.95 |
13.25 |
6 |
35.66 |
25.00 |
12.18 |
问:由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个特点:
①
②
③
23.给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感情的
②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
③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④梁启超的“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就是“笔锋常带感情” ⑤其实不然
A.①⑤③②④ B.④①③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②④⑤③①
18.名句默写(三题任选二题)。(4分)
①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②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 。
(杜甫《兵车行》)
③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盎认为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不是国家的重臣。他认为国家的重臣能与主上祸福与共,存亡一体,而当绛侯掌握兵权时却不能匡扶救正。
B.袁盎认为臣下与主上不可缺失礼节,君主要有君主的威严,否则臣子就会骄矜无礼。皇上接受了他的建议,后来在上朝的时候,皇上显得较为威严,丞相也就比较敬畏了。
C.淮南王刘长进京朝见,杀了辟阳侯,举止骄横。袁盎劝谏皇上认为淮南王太骄横,必然会发生祸乱,应给予削减他的封地的处罚。
D.袁盎宽慰皇上有三样高出世人的行为。一是伺候得病的太后三年,孝顺超过曾参;二是朝内混乱时,冒险奔赴京师,勇猛赛过孟贲、夏育;到了代王官邸,一再让天子位,谦恭礼让许由不及。
高三级摸底考试
语文科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105分)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袁盎指称大义、能言善辩的一组是
①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②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
③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④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
⑤上弗听,遂行之
⑥盎由此名重朝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①②④
13.对下列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如有骄主色--丞相如果对主上表现出骄矜的脸色。
B.刘氏不绝如带--刘氏的命脉和汉朝的命运像被捆绑在一起的带子紧紧相连。
C.唯袁盎明绛侯无罪--只有袁盎说明绛侯是无罪的。
D.有司卫不谨,故病死--由于官吏护卫不够严谨,所以他才病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