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儿寒乎?欲食乎? 技盖至此乎?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 大王来何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C.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D. 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以战?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4.注意特殊虚词。(1)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之乎)、耳(而已)、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尔(而已)。(2)虚词连用,如:“借第令毋斩”中的“借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看最后一词的意义和用法。(3)古是两个单音词,今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是以”等。
专题突破通练
[专题综练]
3.善于比较,区分一词多性。对于“以”,要弄通其作连词、介词、动词的差别。类似的如“其”、“与”、“之”等词语。
2.记忆特殊用法。对于与现代汉语一致的用法,不必记忆,只记特殊用法。如:“乃”,只记(1)副词,反而、竟然;(2)代词,你的
1.重视课内虚词积累。分类记忆理解。如表限定范围副词,有许多: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
6.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标志性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如:表示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
5.语法切入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4.语境判定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