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7. (8分)[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 用浓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 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
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
[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用化学方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 溶液检验CO2的原因 (2分);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 。
[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 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
。(2分)
16. (4分)向盛有一种无色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另一种无色溶液,生成了一种白色沉淀。试根据你学过的酸、碱、盐的知识,推测生成的白色沉淀和对应的两种溶液各溶质是什么。
如:推测一:沉淀是 AgCl ,两种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AgNO3、NaCl ;
推测二:沉淀是 ,两种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
推测三:沉淀是 ,两种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
15. (7分)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Ⅰ)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
; 。
(Ⅱ)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会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⑴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⑵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⑶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 ,原因是
(2分)。
14. (3分)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氧气再生装置中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X+O2↑,则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反应后固体粉末变为_____色。
13. (4分)H2、CO2、CO、CH4四种物质中,某种物质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具有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之处(其他三种物质在这一点上则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请按要求及示例填写下表。
物 质 |
该物质与其它三种物质不同之处 |
例:H2 |
H2组成上不含碳元素,其它三种物质均含有碳元素 |
|
|
|
|
|
|
|
|
12. (3分)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其分子结构如右图。维生素C由 元素组成。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中较稳定,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黄瓜在烹饪时应加入少量的 。维生素C片保存时,应注意避热、避光、密封,请你据此推测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 (5分)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⑧10mL量筒、⑨100mL量筒、⑩托盘天平等仪器。
⑴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 ;量取8mL的水用 。
⑵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除上述可选仪器外,还必需的一种仪器为 。
10. 有一溶液是由盐酸、硫酸、硫酸铜、氯化铜几种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液中滴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该混合液是 ( )
A.盐酸、硫酸 B.硫酸、氯化铜
C.盐酸、氯化铜 D.硫酸、硫酸铜
9. 重金属离子有毒(重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离子,如果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碱性、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
A. Ag+和NO3- B.Cu2+和Cl-
C.K+和SO42- D. Cu2+ 和SO42-
8. 20℃时,往5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C.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