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n→++310n 链式反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1?宝鸡模拟)(1)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核能来发电的,核裂变虽然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但核燃料和核废料产生的强大辐射会污染环境、伤害人体,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和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露都是前车之鉴.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裂变反应的是
D
D

A. 
 
2
1
H+
 
3
1
 
4
2
He+
 
1
0
n
       B. 
 
235
92
U→
 
231
90
Th+
 
4
2
He

C. 
 
14
7
N+
 
4
2
He→
 
17
8
O+
 
1
1
H
     D. 
 
235
92
U+
 
1
0
n→
 
141
56
Ba+
 
92
36
Kr+3
 
1
0
n

(2)一个质量为M=4kg、高度为H=1m,的光滑弧形轨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轨道的左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lkg的小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4m/s的速度冲上弧形轨道,试通过计算说明小滑块能否冲过圆弧轨道,如能,求小滑块冲过弧形轨道时的速度大小;如不能,求小滑块沿弧形轨道返回地面瞬间的速度(取g=l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理--选修3-5]
(1)C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
 
1
1
H
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a.中微子与水中的
 
1
1
H
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
 
0
1
n)和正电子(
 
0
+1
e
),即中微子+
 
1
1
H
 
1
0
n
+
 
0
+1
e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A
A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b.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r),即
 
0
+1
e
+
 
0
-1
e
→2r,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8.2×10-14
8.2×10-14
J.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并列放置的木块A与B,已知A的质量是500g,B的质量是300g,有一质量为80g的小铜块C(可视为质点)以25m/s的水平初速度开始在A的表面滑动.铜块最后停在B上,B与C一起以2.5m/s的速度共同前进.求:
①木块A最后的速度vA′;
②小铜块C离开A时,小铜块C的速度vC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修模块3-5)
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
 
1
1
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
 
1
1
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
 
1
0
n)和正电子(
 
0
+1
e),即中微子+
 
1
1
H→
 
1
0
n+
 
0
+1
e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  
 
0
+1
e+
 
0
-1
e
→2γ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
 
1
1
H
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
 
1
1
H
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
 
1
0
n
)和正电子(
 
0
+1
e
),即
中微子+
 
1
1
H
 
1
0
n
+
 
0
+1
e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A
A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
 
0
+1
e
 
0
-1
e
+→2γ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8.2×10-14
8.2×10-14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遵循动量守恒
遵循动量守恒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解析:(1)发生核反应前后,粒子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均不变,据此可知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都是0,A项正确.
(2)产生的能量是由于质量亏损.两个电子转变为两个光子之后,质量变为零,由E=△mc2,故一个光子的能量为
E
2
,带入数据得
E
2
=8.2×10-14J.
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故系统总动量为零,故如果只产生一个光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此过程遵循动量守恒.
(3)物质波的波长为λ=
h
p
,要比较波长需要将中子和电子的动量用动能表示出来即p=
2mEk
,因为mn<mc,所以pn<pc,故λn<λ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理--选修3-5]
(1)C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
 11
H
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a.中微子与水中的
 11
H
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
 01
n)和正电子(
 0+1
e
),即中微子+
 11
H
 10
n
+
 0+1
e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b.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r),即
 0+1
e
+
 0-1
e
→2r,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______J.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并列放置的木块A与B,已知A的质量是500g,B的质量是300g,有一质量为80g的小铜块C(可视为质点)以25m/s的水平初速度开始在A的表面滑动.铜块最后停在B上,B与C一起以2.5m/s的速度共同前进.求:
①木块A最后的速度vA′;
②小铜块C离开A时,小铜块C的速度vC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