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3)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来记录小车的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实验后,甲同学选择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时刻的速度如表格所示.
位置编号 0 1 2 3 4 5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速度:v/m?s-1 0.42 0.67 0.92 1.16 1.42 1.76
分析表中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
匀加速直线
匀加速直线
运动;由于此次实验的原始纸带没有保存,该同学想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其估计算方法如下:x=(0.42×0.1+0.67×0.1+0.92×0.1+1.16×0.1+1.42×0.1)m,那么,该同学得到的位移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位移.
(2)乙同学的纸带如图1,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3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3=
0.33
0.33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0.76
0.76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由图可知它们的运动方向
相同
相同
(填“相同”或“相反”);在t1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由图象可知:
①甲、乙速度方向
相同
相同
(填“相同”或“相反”);
甲、乙加速度方向
相反
相反
(填“相同”或“相反”);
②甲、乙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6:1
6:1

甲、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1
2:1

③在t=
4
4
s时,甲、乙瞬时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
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填甲、乙或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个同学共同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两位同学用砝码盘(连同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对象)受到的合外力,需要平衡桌面的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小车能够自由地做
匀运速直线
匀运速直线
运动.另外,还应满足砝码盘(连同砝码)的质量m
远小于
远小于
小车的质量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近似等于”)
接下来,甲同学研究: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其加速度与其受到的牵引力的关系;乙同学研究:在保持受到的牵引力不变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②甲同学通过对小车所牵引纸带的测量,就能得出小车的加速度a.图2是某次实验所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
实验中使用的电源是频率f=50Hz的交变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0.343
0.343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乙同学通过给小车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画出a~
1
M
图线后,发现:当
1
M
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该同学后来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该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
A
A

A.改画a与
1
M+m
的关系图线      B.改画a与(M+m)的关系图线
C.改画 a与
m
M
的关系图线         D.改画a与
1
(M+m)2
的关系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