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8.读下列一组等高线地形图(图一)和地形剖面图(图二),该图所在的地理位置约为28°36′N、117°49′E,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主要地形是 ;其 较陡、 较缓
(2)图中的地质构造为 ;其走向为 。
(3)在图一上画出地质构造的位置
(4)判断图中C、D两地点,年降水较多的是 点,理由 ;岩层较老的是 点,理由
7.下图为春末夏初东亚近地面天气图,数字注记单位为百帕,读后回答:
(1)根据图中字母所示的位置,填注气压场类型(低气压、低压槽、高气压、高压脊、鞍部区)A , B ,E 。
(2)C、D两点的风向:C ,D 。
(3)F、G两地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
F地: ,G地: 。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4-6题
4.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
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5.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
A.200<P<300,300<P<400 B.300<P<400,100<Q<200
C.100<Q<200,200<P<300 D.200<Q<300,300<P<400
6.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
A.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 B.只能是洼地
C.同为缓坡 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3.下图中,能够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单位:cm
1.图中数字表示的各地坡度最大的是( ) (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上述四地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则 ( )
A.①地气温肯定较②地高 B.②地为分水岭
C.③地降水较①地丰富 D.④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答案:2B 3、D 4、A 例3、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5-7题:
5.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6.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高,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7.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解题思路 第5题,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第72题是地面坡度的简单判断题。
第六题,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第73题则需要较细密的思考,才能够确实有把握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七题,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
答案:5、C 6、B 7、D [能力训练]
例2、读下图,判断2-4题:
2.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3.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A.59m B.99m C.199m D.259m 4.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解题思路 第2题,在信用证据等高线判断了流经宽谷中河流的大的流向之后,再看方位标注明的方向,就不难判断ab河段的流向是自东南流向西北。
第3题,图中100m-250m的4条等高线汇集在断崖E处,题目又明确指出“E”点位于断崖的顶部,所以尽管E的高程有很大的可能尺度,但是其高程却必须在大于和等于200m到小于300m之间。 第4题,能够从地形上看出甲坡是最陡的,同时读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要求选择的是“不合适”的,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出应该选择的是A项。
①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差异大,稀疏--差异小。
②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③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典型例题]
例 1 .根据图四中等高线的分布、比例尺、东西部的地形及经纬网判断这是我国的哪一个地形区?
解题思路:根据等高线分布中低周高的特点,知是盆地地形,且西侧有海拔 7556 米的高峰,东侧高度在 1000 米的山地。再根据比例尺,判断这是一个较大的盆地,结合 30 ° N , 105 ° E, 可推断该地为:四川盆地。
4、锋面气旋的判读
①确定锋面位置:在低压系统(气旋),锋面多出现在低压槽,如图中HD、KD线。
②确定锋面附近风向:图中A、H、F为偏南风,K、C为偏北风。
③判断冷暖气团:图中A、H、F在锋面南侧,来自低纬地区,气温较高,为暖气团,K、C在锋面北侧,来自高纬地区,气温较低,为冷气团。
④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HD为暖锋,KD为冷锋。锋面都随气流呈反时钟方向移动。
⑤天气状况:A地位于暖锋面的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无雨;C地处于冷锋锋面的后侧,在锋面控制之内,多阴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