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3100  443108  443114  443118  443124  443126  443130  443136  443138  443144  443150  443154  443156  443160  443166  443168  443174  443178  443180  443184  443186  443190  443192  443194  443195  443196  443198  443199  443200  443202  443204  443208  443210  443214  443216  443220  443226  443228  443234  443238  443240  443244  443250  443256  443258  443264  443268  443270  443276  443280  443286  443294  447090 

1文章通常划分为(实用文体)和(文学作品)。实用文体分为:①(记叙文)、②(说明文)、③(议论文)、④(应用文)。文学作品有(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四种样式。常见的应用文有①(一般书信)②(通知)③(申请书)④(电报)⑤(启事)⑥(公约)⑦(便条)⑧(计划)⑨(倡议书)⑩(感谢信)、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总结、日记、读书笔记等。慰问信、、祝贺信、表扬信、决心书、挑战书等。

2、诗词曲--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试题详情

1、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排比、引用、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互文

(1)、比喻--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情态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灵性(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达到生动效果。

(2)、排比--节奏鲜明,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反复--强调某种的思想感情或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4)、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

(5)、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强调某种感情或意思

(6)、引用--使文章富有文采,更加生动

(7)、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8)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试题详情

4、省略号的用法:表内容列举省略 表说话停顿断续 表语音延长  欲言未尽  心情矛盾 思维跳跃 正在思考

试题详情

3、破折号的用法:表解释说明  表意思递进 表意思转折  表声音延长 

试题详情

2、引号的用法: ①表引用语言材料  ②表特定称谓  ③表强调  ④表讽刺或否定 ⑤表特殊含义

试题详情

1、标点符号: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试题详情

(1)成分残缺(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介词、缺定语、缺状语、缺中心语)

(2)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定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3)用词不当(词义不明、词性不明、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不明、不合语言习惯、介词使用

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4)句式杂糅,含糊不清,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指代不明、有歧义)

(5)语序不当(词序不当、句序不当)

(6)不合逻辑(前后矛盾、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否定不当

(7)重复罗嗦

试题详情

6、句子的主干:句子去掉定、状、补枝叶成分后的部分,即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语。

(否定词带上)

试题详情

5、划句子成分:(定语)+主语中心语‖+[状语]+谓语中心语+<补语>+(定语)+宾语中心语

试题详情

4、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