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北京)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 )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 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民国初期,由于临时政府颁布了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令,这一时期工业蓬勃发展,故①正确。当时中国投资实业的行业主要是轻工业,故③正确。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实业家是张謇,故④正确。
16.(07·广东)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 ( )
A.清朝皇室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
答案 D
解析 1919年中国处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致使中国政局混乱。
15.(07·北京)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 ( )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临时约法》被废止
C.国民党被解散 D.军阀割据混战
答案 A
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直接原因,根据历史知识可知,宋教仁案是其直接原因。
14.(07·广东)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答案 D
解析 当时的商人采用这些手段的目的是逃避清政府的苛捐杂税。说明封建主义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
13.(07·江苏)“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 ( )
A.梁启超 B.黄兴 C.孙中山 D.蔡锷
答案 C
解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统治,而由本题中“一人冠冕”“既忘共和,即称民贼”“1915年”所提供的信息可知是袁世凯称帝事件。
12.(07·上海)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 ( )
A.开明君主制 B.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
答案 D
解析 1915年时,中国的国体是中华民国共和体制。梁启超所讨论的问题是袁世凯称帝问题。
11.(07·上海)“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
A.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答案 C
解析 从“剪发兴”“纤足灭”等社会习俗的变化中可判断出这些风俗的变化是在辛亥革命后。
10.(08·天津)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答案 C
解析 本题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租界”“地方当局”以及“本质上反映”等信息。天津老城门外出现“三不管”地带,是指租界和地方当局均不管理,由题干中的“租界”反映出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近代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9.(08·宁夏)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 )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和我国现在的社会习俗可排除A、B两项,C、D两项在于“普及”和“融入”两词的区别,“融入”一词揭示了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融汇的史实。
8.(08·广东)“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的发布时间最可能是在 (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建立初期
答案 C
解析 爱用国货,提倡国货,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之一。从题干来看,能发布这个文告的,是一个新的政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