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目前广东呈现出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经济发展格局(上图)。2004年,珠江三角洲
地区年末户籍总人口为2 4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8万人。按户籍人口计算,此地区城市化水平是 (保
留整数)。
(2)读图甲、图乙,指出景观特征:
图甲: 。图乙: 。
(3)适合粤北山区发展的产业有 。
(4)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发展成为城市密集区,其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填写正确项的字母)
A.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B.建立城市绿地系统,构建城市绿化隔离带
C.大量移种山区古树绿化城市
D.鼓励新建“花园式”工厂
E.改善交通体系,减缓交通拥挤
答案 (1)72%
(2)城郊农村;菜地,精耕;楼房密集 山区农村;稻田,较粗放;低矮泥瓦房
(3)绿色农业;资源型产业;旅游业;水电;农副产品加工
(4)ABE
命题视角 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区域的综合地理特征
[例](2007·广东地理)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
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材料一 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 619元(全国为15 033元/人)。
材料二 G省地处云贵高原,下图和下表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下图、下表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
坡度范围 |
<13° |
13°-17° |
17°-21° |
>21° |
地形坡度 |
-0.17 |
-0.73 |
-0.66 |
-0.24 |
土地开垦率 |
0.54 |
0.76 |
0.78 |
0.44 |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根据上图,在 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
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 m的区间。
(2)根据表中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 和
,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填正确
项字母)。
A.土地开垦过度 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 D.修建梯田
E.地形崎岖
(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 ( )
A.云贵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山东丘陵
(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及其对策。
答案 (1)800-1 000 >1 600
(2)13°-17° 17°-21° A、B、C、E
(3)C
(4)优势:①盆地(坝子)内地形平坦,有利于农业发展;
?②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③水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④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生物资源(或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利于发展多样化农业;⑤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独特,有利于发展旅游业;⑥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采矿、冶炼和深加工工业;⑦地处边陲,毗邻东南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劣势:?①地形崎岖(或起伏大);②平原面积小;③交通不便;?④经?济发展水平低;⑤地质灾害频繁;⑥石漠化较严重。对策:①大力发展交通;②加强与周边地区(或与国内外)经济联系与合作;③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丰富的水力、矿产资源),发展水电、采矿和深加工工业;④大力开展农业多种经营;⑤大力发展旅游业。
子 变式演练
2006年1月20日中国机械网报道“十一五”期间交通部将办六件大事,其中就有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全部建成。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之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在加速崛起。据此回答问题。
(1) 资源短缺成为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目前国家正在兴建
工程来缓解这种状况。
(2)海河每年3-5月径流量较少,试分析其原因。
(3)黄淮海平原区是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产的气候条件。
(4)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5)分析近20年来,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答案 (1)水 南水北调
(2)3-5月雨带还没有到达,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工农业用水量大,灌溉用水多。
(3)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降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不利:播种期适逢
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4)都是开放的港口城市,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高等院校多;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工业
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5)①泥沙淤积,河床增高,形成“地上河”,汛期水患威胁严重以及沿岸次生盐碱化问题。治理措施:除加固
堤防、营造防护林外,应加强对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关键在于植树种草、恢复植被。②旱季断流,严重危
及有关河段工农业甚至生活用水的供应。治理措施:要在科学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强全流域河段的统一
规划管理。
1.读“我国北方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铁路线①是 线。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3)北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图中省区②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
(4)环渤海工业带发展工业的资源条件是 。
(5)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近十多年来,在淮河沿岸地区办起了大批小造纸、小化工、
小制革、小酿造、小电镀等污染严重的工厂,这些工厂将污水排入淮河,使淮河受到严重污染。当地一曲民谣
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为了保证淮
河流域1.5亿人民安居乐业和持续发展,国务院和豫、皖、苏、鲁四省领导决定大力整治淮河水污染问题,现
在已初见成效,请你写出一条治理淮河水污染的措施。
答案 (1)京广 (2)水 (3)水土流失 (4)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资源 (5)关停污染严重的
工厂;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法制,依法治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任选一条)。
考点二 南方地区
子 强化专练
17.下图甲、乙、丙分别是我国的三个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读图并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乙图中黑河河流流量与流程的季节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
(2)比较甲图与丙图的农田灌溉系统,试说明哪一种农田灌溉系统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农业发展更有利。
(3)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这三个灌溉农业区进行农业生产的优势是什么?
答案 (1)夏季,黑河流量大,流程长;冬季则相反,且有断流现象。图示地区位于内陆,黑河的补给主要靠
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且多山地降水;而冬季气温降低,冰川封冻,河流失去补给源泉。
(2)与河套平原比较,宁夏平原既有灌溉,又有排水沟,形成有灌有排的灌溉系统,在半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农业,
只灌不排的灌溉系统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使农田减产,宁夏平原排灌结合,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使农业生产
稳定发展。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16.下列关于上海洋山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拥有我国最广阔的经济腹地 ②依托并服务上海,辐射长江三角洲
③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最大港口 ④上海最大的原油、矿石进口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读图,回答13-15题。
13.在③城市的铁路干线中,伸向东北方向的是 ( )
A.川黔线 B.湘渝线 C.成渝线 D.襄渝线
14.包头一批钢材通过铁路运往上海,选择最近的线路应是 ( )
A.包神线--沪宁线 B.京广线--沪杭线
C.京包线--京沪线 D.包兰线--陇海线
15.在图示两城市间,除空运外,不用转换运输方式和线路,可直接到达的是 ( )
A.①与③之间,长江水运 B.②与④之间,黄河水运
C.①与④之间,川藏公路 D.②与③之间,京九铁路
答案 13.D 14.C 15.A
12.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和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相同的区位(布局)条件是 ( )
A.交通便利,市场巨大 B.原料、燃料自给,水运便利
C.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廉 D.农业基础好,盛产稻米
答案 A
读“我国四城市主要工业部门结构示意图(下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四城市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上海 ②广州 ③鞍山 ④香港
B.①鞍山 ②广州 ③上海 ④香港
C.①鞍山 ②香港 ③上海 ④广州
D.①上海 ②香港 ③鞍山 ④广州
11.为加快①城所在工业区的经济发展,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 D.发展纺织、制糖工业
答案 10.B 11.D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占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8-9题。
8.入世后,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 )
A.油料 B.水产品 C.粮棉 D.水果
9.我国某些农产品受冲击最严重是由于 ( )
①投入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设备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价格偏高
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③投入的农业劳动力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④人口多,购买力太强,造成价格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答案 8.C 9.D
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6-7题。
6.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 )
A.苏、鲁、粤 B.京、吉、苏 C.吉、苏、鲁 D.粤、京、吉
7.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答案 6.C 7.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