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4224  444232  444238  444242  444248  444250  444254  444260  444262  444268  444274  444278  444280  444284  444290  444292  444298  444302  444304  444308  444310  444314  444316  444318  444319  444320  444322  444323  444324  444326  444328  444332  444334  444338  444340  444344  444350  444352  444358  444362  444364  444368  444374  444380  444382  444388  444392  444394  444400  444404  444410  444418  447090 

10、互文:指诗歌句式中前后词语,前后分句互相包含,互相渗透,因为上下句从意义上互相补充,所以互文能收到用语精炼而含蓄仪表隽永的修辞效果。例:“秦时明月汉时关”。

试题详情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例:"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试题详情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例:"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试题详情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试题详情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试题详情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试题详情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试题详情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试题详情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比喻的作用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例:"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试题详情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例:"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抒情方式有两类:①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②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