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翌日(lì) 团 箕(jī) 绯红(fēi) 遏止(è)
B、颓圮(pí) 作揖(yī) 浸渍(zì) 叱骂(chì)
C、瞋目(chēn) 陛下(bì) 屏息(bǐng) 长歌当哭(dàng)
D、奇葩(pà) 菲薄(fěi) 解剖(pōu) 堕入地狱(zhuì)
(二)Na2CO3、NaHCO3和盐酸反应:1、放出CO2的速率: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放出CO2的速率快。2、反应顺序问题:向Na2CO3和NaH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由于CO32-结合H+能力较HCO3-强,可理解为H+先和CO32-反应,只有当CO32-完全转化为HCO3-时,H+才和HCO3-反应,故Na2C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可理解为分步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而NaHC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3、Na2CO3溶液与盐酸的互滴鉴别: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无气泡产生,而向盐酸中滴加Na2CO3溶液开始就有气泡产生。4、CO2生成量比较:(1)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CO2相等。(2)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3)等量的盐酸与足量的Na2CO3、NaHCO3分别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4)一定量的NaHCO3受热分解产生的CO2量与受热分解后的残留物与酸反应产生的CO2量相等。(5)当n(HCl)≥2n(Na2CO3)时,无论如何滴加,产生的CO2一样多;当n(HCl)<2n(Na2CO3)时,把Na2CO3溶液滴加到盐酸中比把盐酸滴加到Na2CO3溶液中产生的CO2多。
[思考感悟]金属钠着火后,应如何灭火?
水灭火、泡沫灭火器灭火都不适用于钠着火时的灭火,因为Na与H2O反应,不但生成易爆炸的H2,而且还生成腐蚀性很强的NaOH。一般用沙土覆盖,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目的。
[基础训练]1、有50mLNaOH溶液,向其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盐酸,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是多少?
溶质为NaOH和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CO2的体积为0.056L。
2、下列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D )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中加入CaCl2溶液
C、在两种固体物质中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在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3、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D )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高考模拟]
4、(2007山东高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下列既能跟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的溶液中,pH最大的是( C )
A、Na2CO3溶液 B、NH4HCO3溶液 C、NaHCO3溶液 D、NaHSO4溶液
5、(2007江苏高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钠块反应完全后,在容器中仅收集到1.12L氢气(标准状况),此时测得铝箔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0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1)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Na2O+H2O=2NaOH,2Al+2NaOH+2H2O=2NaAlO2+3H2↑。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89%)
[作业]
(二)制取:1、碱湖和碱矿的提取;2、侯氏制碱法生产。
反应原理:NH3+NaCl+CO2+H2O=NH4Cl+NaHCO3。
化学式 |
Na2CO3 |
NaHCO3 |
|
俗名 |
苏打、纯碱 |
小苏打 |
|
颜色状态 |
白色块状固体 |
白色粉末状固体 |
|
主 要 性 质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
易溶于水(比Na2CO3溶解度小),![]() |
热稳定性 |
稳定 |
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 |
|
与酸反应 |
Na2CO3+2HCl= 2NaCl+H2O+CO2↑ |
NaHCO3+HCl=NaCl+H2O+CO2↑ |
|
与Ca(OH)2 等碱反应 |
Ca(OH)2+Na2CO3= 2NaOH+CaCO3↓ |
Ca(OH)2+NaHCO3=NaOH+CaCO3↓+H2O (碱足量);Ca(OH)2+2NaHCO3=Na2CO3+ CaCO3↓+H2O(碱不足) |
|
与Al2(SO4)3 反应 |
2Al3++3CO32-+6H2O =2Al(OH)3↓+3CO2↑ |
Al3++3HCO3-=Al(OH)3↓+3CO2↑ |
|
相互转化 |
![]() Na2CO3 NaHCO3 |
3.《战国策》,原为汉初人汇编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史书而成,称《长短》《国事》《长书》《国策》等等,后来经过刘向重新编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它是一部介乎子、史之间的古书,它主要记录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战国策》有颇多进步思想
2.《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八国的史实。《国语》思想复杂,既有天人合一思想又有鬼神迷信观念,但其主导是宣扬儒家的德义和民本思想。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