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846  2854  2860  2864  2870  2872  2876  2882  2884  2890  2896  2900  2902  2906  2912  2914  2920  2924  2926  2930  2932  2936  2938  2940  2941  2942  2944  2945  2946  2948  2950  2954  2956  2960  2962  2966  2972  2974  2980  2984  2986  2990  2996  3002  3004  3010  3014  3016  3022  3026  3032  3040  97155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15、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看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文中刻画父亲形象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2.选文先后两次写到“我”流泪。第一次是看到父亲爬月台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流泪是因为                        。第二次是等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时,“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因为                     

3.选文中写“父亲”外貌时,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4.选文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5.下面两个句子都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爱,具体说说这两句话各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我赶紧拭干了泪”: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6.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说说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为什么好?

7.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

评卷人

得分

 

 

四、作文

 

(每空? 分,共? 分)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14、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2.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3.第⑤段中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它表明了作者________     的感情,句中的“这”指代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替“我”给长妈妈写一段碑文刻在她的墓碑上。碑文可以抒发感情,描写她的性格,或者概括她的一生。(20字以上)

5.长妈妈,一个普通人,令“我”敬佩。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普通人令我们敬佩。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体验。写一个你敬佩的普通人。

要求:写出敬佩的原因,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13、题目:那一次,我很       (快乐、内疚、受启发)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3)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写出真情实感。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12、牵挂,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珍贵的情感,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深深惦记。牵挂既是亲情的问候,也是心灵的对话;它是一种思念,更是一种情怀。牵挂别人和被人牵挂都是一种幸福。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你以“        的牵挂”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

2.以我手写我心,写出真情实感。

3.文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学校和姓名。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11、桃花源记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陶渊明,又名    ,字元亮, 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朝代)。

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怡然自乐:                  便还家:                  阡陌交通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译文:                                   

4.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5.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                 ;(2)                   ;(3)                        

评卷人

得分

 

 

四、作文

 

(每空? 分,共? 分)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10、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出淤泥不染:                        不不枝:                      

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4.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8、孩子,你那边有雨

一天夜里,就要熄灯睡觉时,我突然有些想家,想念千里之外年迈的父母。我拨通了那串解密思念的数码,接电话的是父亲,他着实为我的深夜来电吃了一惊:出了什么事儿?我赶紧说没事,刚才突然想家,想说说话。说什么话,深更半夜的,你妈睡着了。威呢?是不是也睡了?父亲肯定还是怪我的来电不合时宜,但言语中掩饰不住意外的惊喜。

其时,我的妻威也已甜甜地睡了。我和父亲怕惊动各自的妻子,像两个淘气的孩子,小声小气地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父亲说家里很好,他和母亲身体都挺好。要我别惦记这边,好好照顾威,好好工作。我说我俩也很好,都比刚结婚时胖了,过几天我们打算照张相寄回去。最后我说,时间不早了,爸,你撂了电话,睡觉吧。父亲停顿了一会儿,我猜一定是抬头望了一眼那座老钟。是不早了,你也歇吧,对了,你们明天上班带上伞,你那边有雨。你怎么知道呢?偶然从电视上看的,说你那边有雨。

放下电话,我怎么也无法睡着。千里之外,父亲却时刻关注着我这边的阴晴冷暖。

记得我上大学临行前,母亲放心不下,又是棉衣又是药物地往包里给我塞。父亲说,不用挂念他,他不是孩子了。说归说,我走以后,父亲却每天都要到车站转上一圈。

结婚后,我和妻住在一间平房里,有一天卧室钻进了很多煤烟,妻子反应强烈,住进了医院。父亲得知后没几天,居然一个人拄着手杖背着包,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来了。我接过包感觉很重,打开一看,竟装满了斧子、瓦刀、泥板子之类的工具。父亲说,我来给你们拾掇拾掇暖气和炉子,尽冒烟哪儿能行。

年届七旬、胃被切除四分之三的父亲可能一路也没舍得吃一片面包,坐下来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面条。妻在厨房里看着那堆粗糙的维修工具禁不住落泪。我安慰妻说,老爷子一辈子了,就这样。去打个电话告诉家里,爸平安到了。

与父亲深夜通话的第二天,原本明朗的天空,转眼乌云密布,果真下起了雨。全单位只有我一个人带伞,大家感到非常惊奇。我站在窗前,窗外大雨如注,我不知道父亲那边下雨还是天晴,但我知道,他一定站在老屋窗前翘首望着我这边。

父亲老了,不能再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空,但千山之远,万水之隔,父亲仍能为我和妻送来一把温暖的伞,在这个宽厚如昔日父亲臂膀的伞下,我们的每一个日子都晴空万里,灿烂如花。

1.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那串解密思念的密码”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父亲老了,不能再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空,但千山之远,万水之隔,父亲仍能为我和妻送来一把温暖的,在这个宽厚如昔日父亲臂膀的下,我们的每一个日子都晴空万里,灿烂如花。”句中,加点的前一个“伞”指的是                                          

后一个“伞”指的是                                                       

3.第一段中,父亲一方面“怪我的来电不合时宜”,但同时又在“言语中掩饰不住意外的惊喜”,这表现了怎样的复杂心理?请结合选文内容略作分析。

4.透过文字发现其隐含的信息,这是读书思考的基本功。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从第二段画线句子“父亲停顿了一会儿,我猜一定是抬头望了一眼那座老钟”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5.分别用横线和浪线画出第五段中描写和议论抒情的句子,并说说他们分别各自有什么作用。

描写的作用:                                             

议论抒情的作用: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6、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