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2745  92753  92759  92763  92769  92771  92775  92781  92783  92789  92795  92799  92801  92805  92811  92813  92819  92823  92825  92829  92831  92835  92837  92839  92840  92841  92843  92844  92845  92847  92849  92853  92855  92859  92861  92865  92871  92873  92879  92883  92885  92889  92895  92901  92903  92909  92913  92915  92921  92925  92931  92939  97155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选出衔接有误的一项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B、几处早莺争暖树,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对下列语文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对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滴滴去润花”中,上下联有些词性不对应。
B.中途先走说“不陪”,请人勿送说“止步”,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
C.“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给力”是网络流行新词,句中表示精彩、带劲的意思。
D.对青少年进行关爱生命教育十分刻不容缓。(“十分”应删掉)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有误的一项是

A、老夫发少年狂(姑且,暂且)
B、千卷平冈(一人一马称一骑)
C、挽雕弓如满月(定将)
D、也泛轻舟(拟定)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是
(1)斜晖脉(     ) (2)白洲(     )
(3)人不(     )  (4)右苍(     )
(5)锦帽貂(     ) (6)微霜(     )
(7)艋舟(     )  (8)下炙(     )

A、(1)mò;(2)pín;(3)mèi;(4)qíng;(5)qiú;(6)bìn;(7)zhà;(8)huī
B、(1)mài;(2)pín;(3)mèi;(4)qíng;(5)qiú;(6)bìn;(7)zé;(8)huī
C、(1)mò;(2)pín;(3)mèi;(4)qíng;(5)qiú;(6)bìn;(7)zé;(8)huī
D、(1)mò;(2)pín;(3)mèi;(4)qíng;(5)qióng;(6)bìn;(7)zé;(8)huī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下列“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向宛、洛。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下面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欲大义于天下  义著于四海
B.时人莫之也  高可二黍
C.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  先主曰:“!”
D.此可以援而不可图也  全石以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董卓已来
B.欲信大义于天下
C.四支僵劲不能动
D.西和诸戎,南抚吴越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A、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孙权劝学》)(重新)
B、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三峡》)(通“缺”,断,缺少)
C、此则岳阳楼之大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景象)
D、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到)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根据语境,选择古诗词名句填空。
  描写同样的景物,古代文人往往有许多意境相似的妙笔,同样是写春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有异曲同工之妙。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选出下面衔接有误的一项

A、中无杂树,落英缤纷,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B、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