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3403  93411  93417  93421  93427  93429  93433  93439  93441  93447  93453  93457  93459  93463  93469  93471  93477  93481  93483  93487  93489  93493  93495  93497  93498  93499  93501  93502  93503  93505  93507  93511  93513  93517  93519  93523  93529  93531  93537  93541  93543  93547  93553  93559  93561  93567  93571  93573  93579  93583  93589  93597  97155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
      作的新纪元。
B.《楚辞》是刘向于西汉末年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集录成集的,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
      集,它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C.“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为“辞”“辞赋”“骚”等。
D.《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相同的一句是

A.民生之多艰
B.相道之不察兮
C.余马于兰皋兮
D.太息以掩涕兮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背绳墨追曲兮 ②回朕车复路兮
时俗之工巧兮 ④前圣之所厚

A.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固”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固”也不同。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怨灵修之浩荡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D.固时俗之工巧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
      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
      驼。(排比对比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
      凉。(排比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拟人)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B.“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C.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
D.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
      湾的残荷等等……”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_____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秋蝉的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③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_______的感触来的。

A.领略 衰弱 萧索
B.领会 衰落 萧索
C.领略 衰落 萧条
D.领会 衰弱 萧条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一谈(hùn)
B.着布衣(zhù)
C.点生活(zhuì)
D.精神废(tuí)

沌状态(hùn)
描写细(nì)
耗很大(shé)
笑皆非(dí)

本(zhè)
索(xiǎo)
(lěi)
适(tián)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