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某气体时,既可用C也可用E装置收集,由此推测该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填序号)。
A.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 B.该气体难溶于水
C.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
【答案】试管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防止水倒流到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 B CaCO3+2HCl=CaCl2+CO2↑+H2O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二氧化碳 BC
【解析】
(1)①是试管。
(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防止水倒流到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
(3)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它们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二氧化碳。
(4)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难溶于水,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选B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注射器向装有大理石的小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稀盐酸,小试管中产生气体,b处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比a处的先变成红色,大试管底部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____________,能与水、澄清石灰水反应。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
(2)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 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
(3)加热变红的石蕊试纸,试纸又变回紫色,说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结合水的有关知识回答。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不需要使用的净水方法是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3)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石灰石样品和稀盐酸进行如下实验,操作过程和数据如图(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2)试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仪器名称:a_______。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发生装置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 B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3)若要制取氢气,在 B 中装有锌粒,那么长颈漏斗中应加入_______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 E 置收集该气体,气体从_______ (填“b 或“c”)进入。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难溶性气体,将 B 装置改进为 C 装置 (多孔隔板用来 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_______。
(5)某同学从图中选用适当装置成功的制备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为了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D装置中,则该装置中所加入的试剂应为_______ (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把甲、乙、丙三种气体的试管倒插在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下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填字母代号 )
A. 丙气体一定是 H2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_________气泡冒出时,才可以把导管放在盛满水的集气瓶口收集。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有以下步骤:
①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③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有导气管的塞子塞紧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若⑥和⑦相反操作,可能引起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开放日,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需要9.6g氧气进行性质实验。若使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理论上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张宁和刘明同学学习完酸、碱、盐后发现: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通过学习知道,碱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离解出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呢?请你帮助他俩完成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Na2CO3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为什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进行猜想)
(1)Na+使酚酞溶液变红。
(2)水分子使酚酞溶液变红。
(3)______使酚酞溶液变红。
(设计实验)
(1)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_不成立。
(2)刘明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他的理由是_________。
(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振荡,出现的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
(4)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猜想(3)正确。张宁对此结论有些质疑,于是他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中,CO32-和H2O发生如下反应: CO32-+H2O====HCO3-+OH-
(得出结论)Na2CO3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观察到有暗红色固体出现。请你参与探究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得到的暗红色固体的成分,完成下列各题:
已知信息:Ⅰ.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固体;
Ⅲ.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1)猜想假设:猜想一:红色固体只含Cu;猜想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猜想三:______(请补充完成猜想三)。
(2)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假设 ______ 成立 |
b.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 | ______ | 假设二和假设三均有可能成立 |
(3)试管B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高炉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图。
(进行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利用储气罐预先收集好一氧化碳,并进行实验。当看到固体颜色完全变了,停止实验,测得下列有关数据如下:
氧化铁质量 | 装置中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 |
16g | 反应前67.9g |
反应后65.5g |
(分析与讨论)
小刚同学看到反应后玻璃管中全是黑色,认为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强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是铁,也可能生成铁的氧化物,
如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等。
有关铁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如下:
物质性质 | 四氧化三铁 | 氧化亚铁 | 氧化铁 | 铁粉 |
颜色 | 黑色 | 黑色 | 红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实验与猜想]
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部分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Fe ②FeO ③Fe3O4、Fe ④FeO、Fe ⑤FeO、Fe3O4 ⑥FeO、Fe3O4、Fe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要保证实验成功,将氧化物全部被还原成铁,储气罐的一氧化碳气体预先装入_____________克最合适。
A.4.8 B.5.6 C.8.4 D.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