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物质呢?
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乙同学认为: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①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1.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    此空不填
2.

分析 在验证是否有氧气生成时,可以根据氧气的性质来进行,而验证氢氧化钙是否生成时,可以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来进行.通过此题我们得出在运输鱼苗时,加过氧化钙目的,是获得氧气.

解答 解:氧气有助燃性,所以在验证是否有氧气生成时,我们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或火星更明亮,证明有氧气.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1.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有气泡产生   此空不填
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有氧气生成

点评 由质量守恒可知,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生成物中除氧气外,还应有氢氧化钙,而不可能是氧化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泥沙加入水中B.酒精加入水中C.花生油加入水中D.冰加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具有导电性,常用作电极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
C.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问题:
(1)在生活中,可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正常雨水的pH值<7(选填“>”、“=”或“<”);
(3)通过H2燃烧和电解水实验,可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氮化铝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AlN+NaOH+H2O=NaAlO2+NH3↑、Al2O3+2NaOH=2NaAlO2+H2O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有关操作为:
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
b.从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
(不考虑氨气在NaOH浓溶液中的溶解);
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cabd.
【交流与讨论】
(1)广口瓶中试剂x可以选用的物质是植物油,x的作用是防止氨气溶解于水;
(2)广口瓶中液体没有装满,对氨气体积的测量无(填“有”或“无”)影响;
(3)实验结束后,若观察到锥形瓶中还有固体,则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碳;
(4)小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实验条件下收集到的气体密度为0.68g/L,若实验中所用量筒规格为500mL,则从理论上分析参加反应的AlN质量的最大值为0.82g
【反思与评价】
指导老师认为,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量结果总会偏大,原因是会使液体沿着导管倒吸入锥形瓶内,改进方法是在导管末端接一倒置的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这些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小王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
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前需用98%浓硫酸配制10%的硫酸溶液.现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2)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猜想一成立;若看到反应后溶液变蓝,且仍有小少量红色不溶性固体.请判断该现象能否支持猜想三并说明理由.不支持,因少量不溶性的固体不能确定都是反应后生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和核泄漏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和海啸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1号和3号机组相继发生爆炸,含有碘-131、铯-137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扩散.据调查,爆炸是由于水泵断电引起冷却水停止流动,核反应堆的主防护罩内温度不断升高,产生高温水蒸气,与包裹核燃料棒的金属锆(Zr)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并释放氢气;氢气再与罩内的氧气混合后,在高温下发生爆炸.试写出金属锆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r+2H2O$\frac{\underline{\;高温\;}}{\;}$ZrO2+2H2.我们日常食用的碘盐中含有碘-127,它与碘-131的主要区别在于碘原子中的中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干电池在使用时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某学校研究小组对废干电池内的黑色物质进行研究.
查资料得知:
①废干电池内可能含有C、MnO2、NH4Cl、ZnCl2等;
②NH4Cl具有铵态氮肥的性质;
③向ZnCl2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先生成Zn(OH)2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生成可溶性的[Zn(NH34]Cl2.据此,该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将该黑色物质加水溶解过滤后:
(1)猜想: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ZnCl2操作:向盛有少量滤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实验结论: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ZnCl2
(2)ZnCl2和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Cl2,会加速对电池的腐蚀,不利于混合溶液的回收使用,欲除去其中的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写字母序号)B.
A.NaOH   B.Zn   C.Na2CO3   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8g的Zn、Cu混合物,右盘烧杯中加入7.8g CaO,天平再次平衡,则原Zn、Cu混合物中Zn的质量是下列的(  )
A.7.8gB.6.4gC.6.5gD.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