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以下推理和归纳说法正确的是
A.铝比铁耐腐蚀,所以铁的活动性比铝强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是燃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全球碳循环如图所示,为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有以下途径。
海洋封存: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但会引起海水酸化等。
地质封存:将CO2注入特定的地层,该方法最大的风险是CO2泄漏,局部CO2浓度快速上升,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等。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尿素[CO(NH2)2]、甲醇(CH3OH)等资源。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 利用太阳光能,将水中溶解的CO2转化成CO和O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全球碳循环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因为化石燃料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
(3)上述综合利用CO2得到的产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B CO2 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生活有害无利
C海洋封存CO2会引起海水酸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同的,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_____(填“A”或“B”)导管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2)然后,由_____(填“A”或“B”)导管呼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3)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结果,该小组同学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质R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一个R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
C.物质R中氢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D为氧化物且D为气体。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一”表示能反应,“→”表示能转化)。
(1)A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A转化为B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利用物质B转化为C的反应过程中会_______________,常用于自热食品的发热。
(4)既能与B反应,又能与D反应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明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
[作出猜想]猜想一:Cr>Fe>Cu; 想二: Fe>Cr>Cu; 猜想三:你的猜想是_____。
[查阅资料] (1) 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 溶液。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实验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_____。 |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为蓝色 | 铜片表面不产生气泡 |
[结论与解释]
(1)小明得到的结论是猜想_____正确。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
[拓展应用]将铬片投入CuSO4溶液中,反应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请看下图回答问题:
(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 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什么?_____
(2)D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3)本实验能够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什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下图是两组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例:-氢原子,-氧原子,-硫原子),请回答:
(1)图一,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___;
(2)图二,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序号);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反应前后甲分子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硫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改变
D反应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图①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②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图①可获取的锂元素的信息:_____(写一条)。
(2)A、B、C三种粒子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 (选填“A”“B”或“C”) ,其符号为_____;
(3)A、B、C三种粒子中,与图②所示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选填“A”“B”或“C” )。
(4)锂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