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2)若操作正确,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
(3)量取水时,应选用_____(填“10mL” “50mL”或“100mL”)的量筒。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溶液中的 | 加入足量锌粉 |
B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
C | 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有水 |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 |
D | 分离铜粉和铁粉 | 加水,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洗气、集气、验气和储气等多种用途(视实验需要,瓶中可装入不同物质)。下列四个实验中均要使用该装置,则气体或水入口为y的是( )
A. 瓶中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氢气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B. 瓶中装满水,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C. 瓶中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一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 瓶中装有氧气,将水从导气管通入以取用瓶内储存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 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 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 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2CO3和NaOH.为了测定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废水1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g;
②该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和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食盐水制取ClO2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装置I中发生的反应为NaCl +3H2ONaClO3+3H2↑;Cl2是一种有毒气体。
(1)ClO2中Cl的化合价是_____。
(2)完成装置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O3+4HCl = 2ClO2+Cl2↑+2_____+2H2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装置III中H2与Cl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Cl
B 该生产过程需要消耗电能
C Cl2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离水垢中的 CaCO3和Mg(OH)2,小林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部分产物已略去):
(1)滤液A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
(2)在沉淀C中加入Mg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操作I和操作Ⅱ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业废液中含有CuSO4、ZnSO4、FeSO4,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设计实验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 、玻璃棒。
(2)固体A中一定有___________。判断操作④中稀硫酸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 。
(3) 滤液A、滤液B合起来蒸发至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组装发生装置A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试管 b.酒精灯 c.铁架台 d.木块
(4)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