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 .
【答案】【学生板演】CO2+Ca(OH)2═CaCO3↓+H2O;
【实验探究】(1)气球膨胀变大;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3)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等) |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等)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反思拓展】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发生.
【解析】【学生板演】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实验探究】(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所以气球变大;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所以小华的设计不严密;要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还需设计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再重复实验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是否相同、气球膨胀的大小是否相同)通过对比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3)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还可以检验其反应生成物来验证,可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或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因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无气体生成,氢氧化钠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通过间接检验反应物是否减少或检验生成物的方法验证反应是否发生;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请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活性炭 ②稀硫酸 ③PH试纸 ④硝酸钾 ⑤氯化钠
(1)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 ; (2)具有吸附性的是 ;
(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5)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戊二醛(C5H8O2)是一种预防“禽流感”的高效消毒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戊二醛属于有机化合物
B.戊二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戊二醛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5:8:2
D.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将它们编号为A、B、C,并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1)写出试剂的名称①是 ;②是 .
(2)写出三种溶液的化学式:A 、B 、C .
(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本实验如果将步骤①与步骤②颠倒,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
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D.相同条件下,镁和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O2 | H2O蒸汽 | 通过浓H2SO4 |
B | 稀盐酸 | 稀硫酸 |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C | Na2CO3粉末 | NaHCO3粉末 | 加热 |
D | KNO3溶液 | Ba(NO3)2溶液 |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