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常用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制取少量CO2,宜采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若用上述适宜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最适宜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4)若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相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____。氢气作为新能源有许多优点,但是大量使用氢气还有一定的困难,原因是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锥形瓶 B、E D 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制造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突破
【解析】
(1)仪器X是锥形瓶。
(2)若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制取少量CO2,因为碳酸钠粉末反应速率较快,发生装置不宜选择A,粉末无法用隔板隔离固体和液体,也不宜选择C,而B装置可以控制反应速率,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择B、E装置组合。
(3)题目所给的发生装置都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型的,则制取氧气应该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收集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最适宜的收集装置是D,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较纯,且还可以在集气瓶底部留下少量的水,用于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4)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制取氢气,具有的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当反应产生气体时,关闭活塞,气压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使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当打开活塞时,气体排出,液体流入试管,液体与固体接触,反应进行。氢气作为新能源有许多优点,但是大量使用氢气还有一定的困难,例如制造、贮存和运输等方面还有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没有突破。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理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如图是生产尿素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A 物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D 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下列与尿素不属于同类肥料的是________。
ANH4HCO3 BNH4Cl CK2SO4
(3)合理施用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常用的化肥有K2SO4、CO(NH2)2、Ca(H2PO4)2、KNO3等,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
(4)农作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有些酸性土壤需要改良,通常给土壤施用_________(填序号),既 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增强抗倒伏。
A熟石灰 B磷酸钙[Ca3(H2PO4)2] C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 K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氢氧化钠与稀盐酸之间的中和反应实验。请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中使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当观察到B中现象为__________,则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刚好完全发生中和反应,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B中的溶液温度计读数会逐渐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小组同学在A中忘记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结果在C中再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中和反应是否完全发生。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无色气泡,则C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写名称)。
(4)除了用酸碱指示剂之外,还可用___________(填方法)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5)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熟石灰用于中和工厂排放稀硫酸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些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和铜锈的成分。
[提出猜想]根据空气的成分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实验 |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铜丝表而有绿色物质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解释与结论]
(1)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铜生锈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依据___________(填序号)两个实验可以得出“铜生锈一定与O2有关”的结论。
(3)为验证猜想,图中实验⑤中应选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出铜制品表面的绿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则A 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锅是厨房中最常用的炊具之一,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标示的各种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铸铁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角度分析该物品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_______________作还原剂,将铁从铁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写出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为原料炼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如图是制取K2FeO4同时得到副产品K2SO4的流程,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操作Ⅱ时,当有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操作I和操作Ⅱ使用的同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K2SO4晶体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C2H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草酸受热会分解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了探究,请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
(提出猜想)
(1)草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______________。
(2)草酸受热会分解得到的三种氧化物可能是____________,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1)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物质,遇水变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2)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了装置A、B、C:
(实验结论)(3)当装置中出现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4)①实验装置中气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和B能否对调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钾、氯化钠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硝酸钾、氯化钠固体各35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3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
(1)图1中P点含义是________
(2)图2中烧杯甲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图2烧杯甲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图2烧杯乙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图3烧杯甲中溶液质量比烧杯乙中溶液质量大
(4)图3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为使该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将溶液恒温蒸发50g水,是否可行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_____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 _____ | 猜想二不成立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填名称)。 | _____ | 猜想三成立 |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