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碳(CO2)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一氧化碳(CO)气体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
③石蜡的凝固点和沸点比较低,石蜡蒸汽能燃烧,易凝固成白色固体。
(1)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发现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如下图所示),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具有_____性。
(2)猜想和验证: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如图),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着。
〖提出问题〗导管里的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假设①:焰心气体只含一氧化碳;
假设②: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汽;
假设③:焰心气体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汽。
〖实验方案〗:取一根的玻璃导管,并用冷的湿的毛巾包住导管,下端插入焰心,然后再导管上端做点火试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导管内部无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的现象,假设①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假设②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假设③猜想正确。
(3)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一会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楼房中迅速逃离,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 成站立姿势跑出
C 不要轻易开窗 D 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出
【答案】可燃(或能燃烧) 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不可燃 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 B
【解析】
(1)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发现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具有可燃性。故填:可燃(或能燃烧)
(2)〖现象与结论〗:
由于石蜡蒸汽在遇冷时易凝结成固态的石蜡,而一氧化碳则依然以气态形式存在,故其现象与结论如下所示:
如果观察到导管内部无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的现象,假设①正确;如果观察到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不可燃的现象,假设②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现象,假设③猜想正确。故填: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不可燃;导管内部有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
(3)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一会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上面先缺氧;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说明燃烧产生烟尘等物质,所以不能站立姿势跑出;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方法正确;伏低身子逃出有利于防止因为吸入有毒气体和烟尘而窒息,方法正确;不要轻易开窗,否则火势更大,方法正确;故采取的方法错误的是B;故填: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固体粉末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某同学取8克混合物,将40克稀硫酸分4次加入,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体质量(克) | 6 | X | 3 | 3 |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X的值为_____,第三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2)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1)吸收大气中CO2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空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请写出一条因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影响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工业生产产生的CO2排放量继续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将成为“酸化的海洋”.请写出酸化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量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适量条件下转化成液态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甲醇+H2O.则甲醇的化学式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2②只有CO③既CO2,又有CO。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的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填空:
(1)若试纸不变色,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CO2;
(2)若试纸______,石灰水____________,则只有CO;
(3)若试纸________,石灰水_______,则既有CO2,又有CO。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1)该实验开始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一种单质,B为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C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的化学式:B_____ D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B:_____ EB: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性质比较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它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查阅资料:
①将新制的浓度5%的双氧水加热到65℃时就有氧气产生,加热到80℃时就有较多氧气产生。
②若在相同质量5%的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请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请你写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2)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___。
(3)小柯利用催化剂使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速率,可以将装置丙作如下改进将______。
(4)采用相同质量5%的双氧水,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_______。(假定两种方法过氧化氢均完全分解)
(5)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在该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员王老师要配制80克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供同学们使用,如图表示了他的实验操作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④各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2)B操作中应称NaCl的质量是_____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3)D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是_____(选填“50ml”或“100ml”),读数时应使视线与_____;
(4)E操作中④的作用是_____;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与NaCl放颠倒了 ②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6)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步骤应是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一定量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50克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6.4克 B.3.2克 C.1.6克 D.0.8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