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①﹣⑤表示_____种元素
(2)图1①﹣⑤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填数字序号)
(3)X、Y、Z、W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已知:物质X和Y在高温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Z和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该反应生成的Z和W的质量比为7:4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四 ①⑤ BCD
【解析】
(1)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图1①﹣⑤共有四种质子数,共表示四种元素。
(2)图1①﹣⑤中①⑤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高温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4NH3 2N2+3CH4。
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生成的Z和W的质量比为(28×2):(16×3)=7:6,故A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C正确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答为:(1)四;(2)①⑤;(3)BC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放热,并产生大量的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
(2)乙同学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答出一种)
(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了,由此分析说明,氮气具有的一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探究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叫氮化镁的粉末。请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分析后认为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原因是_____________。若用镁代替红磷实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会________(填 > 或< 或 =)瓶内空气体积的1/5.
(5)下列有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C.选用红磷是因为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
D.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物,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
(2)将A、D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将A、F装置连接可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F装置的导管_____(选填“b”或“c”)相连接,收集满后,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E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缓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仔细观察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按要求回答问题:
(1)指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d _________,e ___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可能导致的后果: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探索实验:
(1)以上三个实验中不能体现出可溶性碱的通性的是实验_____;
(2)写出实验3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实验后,将所得的溶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为了确定放废液的成分,同学们能设计了如图所示流程,只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即可以确定废液的成分,具体实验操作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I.初步探究: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一定没有BaCl2。
(交流讨论)小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aOH.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題)无色溶液M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_____。
(探究与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少量无色溶液M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 | _____ | 猜想一正确 |
B.取少量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置于试管中,加入_____。 |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
步骤A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完成了这次实验探究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写出制取原理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______(填编号,下同)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如果用图G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填“a”或“b”)端口通入。
(4)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__(填编号).
(5)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纯氧气质量大于通过计算所得质量。不考虑实验误差,请你就此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相应验证方案:
猜想 | 验证方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1.向a仪器中倒入双氧水;2.向b容器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3.按要求装配好仪器;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收集气体。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下列选项)
A 12345 B 34215 C 34125 D 43215
(2)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
(3)用所给仪器组装用上述反应制氧气的装置,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填编号),选择这些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液型不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4)若用图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则气体的流向是导气管____进气____出气。
(5)若在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KCl,需进行以下操作,请把空缺处填上:
在①、②、③的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5)若用氯酸钾和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收集到的氧气质量为9.6g,理论上需要氯酸钾固体_________摩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品牌碳酸钠试剂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试剂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达瓦取12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54.4g水充分溶解,再逐滴滴入7.3%的盐酸溶液,所加盐酸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原理:Na2CO3+HCl=2NaCl+H2O+CO2↑).请计算:
(1)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