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化学兴趣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如图1)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试剂足量,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装置气密性良好.)

(1)甲组同学利用A装置中产生的氧气验证B中的黑色粉末是炭粉.
①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为完成此实验,除用A、B装置外,还需要补充C、D装置,C瓶中试剂为石灰水主要作用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D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
(2)乙组同学要验证A中烧瓶内装的气体可能是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忽略B、C装置中空气的影响):
【资料】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frac{\underline{\;\;△\;\;}}{\;}$4Cu+CO2+2H2O

【操作步骤】
Ⅰ.按A→C→B→C→D的顺序连接装置如图2,实验时打开K2与分液漏斗,将3.0g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加热B中足量的氧化铜固体,点燃D中酒精灯.
Ⅱ.打开K1,通入氮气;待B中固体颜色不再发生改变,停止加热,继续通氮气.
Ⅲ.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32g,
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①在Ⅱ中打开K1,通入氮气目的是排出烧瓶中的气体;停止加热,继续通氮气目的是防止C中的液体倒吸入玻璃管中.
②两个C装置中试剂相同均为浓硫酸,则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是1.6g.
③烧瓶中气体的成分为二氧化碳和甲烷.

分析 (1)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酒精灯是一种提供热量的仪器;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浓硫酸能够吸收水;
根据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可以确定气体的成分.

解答 解:(1)①A装置中,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C瓶中试剂为石灰水主要作用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D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
故填: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提供热量.
(2)①在Ⅱ中打开K1,通入氮气目的是排出烧瓶中的气体;
停止加热,继续通氮气目的是防止C中的液体倒吸入玻璃管中;
②设甲烷的质量为x,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z,
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说明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0.18g水,
CH4+4CuO$\frac{\underline{\;\;△\;\;}}{\;}$4Cu+CO2+2H2O,
16  320              36
x    z              0.18g
$\frac{16}{x}$=$\frac{320}{z}$=$\frac{36}{0.18g}$,
x=0.08g,z=1.6g,
设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y,
B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32g,说明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是0.32g,根据题意有:$\frac{80}{16}$=$\frac{y}{0.32g}$,
y=1.6g,
因此混合气体中不含有一氧化碳;
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质量为:3.1g-3.0g=0.1g,
即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甲烷.
故填:排出烧瓶中的气体;防止C中的液体倒吸入玻璃管中;1.6;二氧化碳和甲烷.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液,被广泛应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次氯酸钠是利用如下反应制得:2NaOH+Cl2=NaCl+NaClO+H2O.
(1)配制20kg溶质质量分数1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次氯酸钠2.4kg;若要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0.3%的次氯酸钠溶液,需加水780kg.
(2)现要制得149千克的NaClO,则需要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下表是NaOH和Ca(OH)2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
NaOH3191111129313336
(1)把80℃时NaOH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
(2)20℃时,向一定量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CaO,并保持温度不变,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依次为①③⑤(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若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验证一瓶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西药帕拉米韦(C15H28N4O4)可以治疗H7N9型流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帕拉米韦中含有15个碳原子
B.帕拉米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9%
C.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g
D.帕拉米韦分子中C、H、N、O的元素质量比为15:28: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真丝衬衣B.塑料水杯C.纯棉毛巾D.不锈钢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做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O2熄火.”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产生4种物质:C、CO、Na2CO3和Na2O.
[查阅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能与O2、H2O等物质反应;②NaHCO3饱和溶液不与CO2反应;③Na2O是白色固体;④向银氨溶液[Ag(NH32OH]中通入CO产生灰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I.A中产生大量气泡
II.E中出现浑浊
E中出现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I.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II.G中产生灰色沉淀
D试管中的反应产物一定有C和CO
取反应后D中少量白色固体于另一支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CaCl2稀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试管中的反应产物还有Na2CO3
(2)实验反思
①装置B可除去混杂在CO2中的HC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CO2↑+H2O;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水;
③写出E中出现浑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④[Ag(NH32OH]与CO反应,生成灰色沉淀Ag、碳酸铵和氨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g(NH32OH+CO=3Ag+(NH42CO3和4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胶囊里重金属膈(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个,它相对原子质量为52.则铬质子数为24,中子数为28,核外电子数为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科学》杂志网站报道:在无需外部能源的情况下,科学家利用淡水、盐水产生的电压差和细菌活动释放的能量得到了氢气.据此,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该研究有利于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B.该研究有利于海水、污水的开发利用
C.该研究说明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该研究属于物理学及生物学范畴,没有涉及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