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之比是_____,要降低该溶液的浓度,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_____℃,两溶液浓度相等。

【答案】16 加水(或降温) t1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之比是

,要降低该溶液的浓度,可进行的操作是加水。

2t3℃时乙物质的溶解度等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降低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两溶液浓度相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物质NH4NO3NaNO3BaCl2MgCl2Na2SO4,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处理后得到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沉淀D的化学式为BaCO3

B.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一定全是复分解反应

C.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NH4NO3MgCl2Na2SO4

D.试样溶液中可能含有NaNO3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D. 吸取和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

2)利用甲装置,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利用锌粒和稀硫酸溶液制取氢气,反应方程式为_____,为使实验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氢气应选择装置_____(填“戊”或“已”),若改用装置丁收集,气体应从导管的_____(填“e”或“f”)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气体制备、收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请你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

4)若要用D装置干燥氢气,可将气体通入装有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D装置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D均是氧化物且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E可用作补钙剂。则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E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12 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 猜想II:有__________

猜想III:有CaC12和Ca(OH)2 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的检验

C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探究分子的运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一: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三: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到大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

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________________的假设。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