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1)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图1x=______

3)图2中②表示的是______(填块状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4)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总质量①______②(填”““=”)。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5 块状 =

【解析】

1)图1中发生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该实验是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故两组对比实验中的变量为块状碳酸钙和粉末状碳酸钙,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应完全相同,故x= 5

3)与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的接触面积更大,反应速率更快,相同时间生成二氧化碳量多,由图象可知,对比分析ab两点可知,反应到相同时间时,气压①大于②,说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较多,故曲线②表示块状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4)由图可知,反应后,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等于块状碳酸钙产生的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去年,江西省出台了禁止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针对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气体成分,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烟花爆竹燃烧后生成哪些气体?

(查阅资料)

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黄、木炭粉、硝酸钾。

②SO2易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将SO2通入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会褪色。

(做出猜想)猜想ICO2;猜想______;猜想CO2SO2

(实验探究)化学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验证猜想的气体。

(现象与结论)

现象

结论

装置A中溶液不褪色,装置B ______

猜想I成立

装置A中溶液会褪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

装置A ______ ,装置B ______

猜想成立

(反思评价)小组经过讨论后认为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1)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你认为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为防止煤自燃,煤场将大煤堆分散成若干小煤堆,这样做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多家庭以天然气为燃料,当发现燃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A 赶紧打开换气扇 B 关闭气源阀门

C 打开门窗通风 D 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报警电话

3)实验室常用液体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 ℃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___(填写不能)。

(3)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 ℃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 cab B abcC abc D 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种。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在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B. 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 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

D. 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欲使a物质的溶液从M点转化为N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将P点对应的c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 3℃,其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小的是_____(填物质序号)。

5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请说明理由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如图是与铁有关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甲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B. 实验甲中细铁丝弯成螺旋状为了减小和氧气的接触面积

C. 实验乙中试管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

D. 实验乙中通过对比试管①②的现象,说明铁生锈要有氧气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