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种。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在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2 C+H2OCO+H2 置换反应 (H2O

【解析】

1AD都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B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C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填:2

2)由图示可知反应前是水的分子与碳原子反应后是一氧化碳的分子与氢气分子,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是置换反应;故填C+H2OCO+H2;置换反应;

(3)氧元素被夺走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水的氧元素被夺走,故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化学诗词大会更有一番情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诗描写了古人淘金时的情景。是金子总会发光,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______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其中烈火焚烧是指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测得石灰石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03(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物质在______时溶解度相同。

2)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t2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后,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欲从溶质只含有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厂原料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A_______,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B_________,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1)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图1x=______

3)图2中②表示的是______(填块状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4)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总质量①______②(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氨水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进行试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甲烧杯_____乙烧杯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导出一些结论: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的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型管中注入浓氨水。

1)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该现象说明了_____

2)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 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 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 2.可能是氯化氢 猜想 3.可能是氨气

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 3 不合理,依据是_____

(查阅资料)SO2 CO2 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_____,于是他认为猜想 2正确。

(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 2 正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_____

_____

(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 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_(填序号)。

A 加热氯化氢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 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 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

(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Ⅰ.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___________ .CO2中混有HCl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

生白色沉淀。

猜想Ⅰ不成立。

(2)

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___________

猜想Ⅱ不成立。

(3)

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___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制取的气体CO2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和___________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