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CO2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
(1)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①空气中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其中氖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步骤1中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利用CO2催化氢化可制CH4,其实验流程如图:
①铁粉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点燃CH4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0g石灰石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石灰石中的杂质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①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g
②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78% Ne 太阳能 CaCO3CaO+CO2↑ 3Fe+4 H2O(g)Fe3O4+4H2 验纯 4.4 83.3%
【解析】
(1)①空气中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其中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化学式为:Ne;
②步骤1中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2)①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是3Fe+4 H2O(g)Fe3O4+4H2
②点燃CH4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验纯,不纯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爆炸。
(3)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0g+150g-157.6g=4.4g,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解得x=10.0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①产生CO2的总质量为4.4g
②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3.3%。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收集了一些该化工厂排出的废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进行回收。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活动
【设计方案】
①加入比银活动性强的金属单质;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小组讨论】
①选择加入的金属。甲同学认为:向废液定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银和铜的金属混合物;乙同学认为: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银和铁的金属混合物。
你认为 (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原因是 ;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向上述所得的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图示如下
操作a是 ,滤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产品验证】
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化学实验检验得到的银粉中是否含铁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_______(填名称),其起_______作用,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填“c”或“b”)
(5)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得其密度,从而获得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以下的科学发现过程。
方法I: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 解释或结论 |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通过浓硫酸的 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 |
(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提示: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 | 请写 出一种能用于除去氧气的物质____________。 |
(3)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 密度: 1.2572g/L |
方法Ⅱ: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B部分的冰盐起冷凝作用)。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g/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实验小组同学采用方法Ⅱ测定氮气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① 20°C时,经过必要的实验操作后,取含NH4Cl固体0.214g的饱和NH4Cl溶液放入烧瓶,连接装置;
② 调节水准管,使其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10.0mL;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滴入饱和NaNO2溶液,加热至反应发生,移走酒精灯:
④ 烧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分液漏斗A的活塞;
⑤待冷却至室温,调节两边液面高度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100.0mL;
⑥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步骤①中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移走酒精灯后,实验可持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该实验中生成的氮气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g/L(保留4位小数)
[解释与结论]瑞利(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Ⅰ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其他方法得到的纯氮气密度总是偏大0.5%~ 0.6%。若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反思与评价]
(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
A 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 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 使NaNO2饱和溶液顺利滴下
D 使测得的N2体积更准确
(2)科学家瑞利仅仅是从小数点第三位数的差别,发现了新物质。这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科学家的______________。
A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
B 科学研究中遇到疑惑就趁早放弃,不要浪费时间
C 不能因为微小的差异而放过一次成功的机会
D 要相信权威,权威一定是正确的
(3)在实验室中,我们也可将氨气通过炽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硬质玻璃管,生成铜、氮气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操作正确,除去水蒸气,经过精确测定,用该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数值应与上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填“I”或“II”)的更接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是由碳、氧两个元素组成的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如图甲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G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G_____。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从图甲中选用的仪器组合为_____(填字母编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____(填接口的字母)→d。
(补充实验)在收集到的氧气中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①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_____。
②实验过程发现I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我们用的牙膏当中有一种预防龋齿的物质叫氟化钠(NaF),它与氯化钠-样都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 子”)构成。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氟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氟原子容易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2)水银温度计是家庭常备的生活用品。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的微观原因是_____。不慎打碎体温计,应在水银上撒些硫磺粉末,水银和硫磺粉末反应生成不易挥发的硫化汞,减少了危害,撒硫磺粉末而不使用块状硫磺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三名科学家。
(1)图1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为锂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图1中“6.941”表示_____。
②图2中X的数值为_____。
③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_____(写微粒符号)。
(2)某锂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条件略去):2LiCoO2 + C6=2Li0.5CoO2 + LiC6。
①LiCoO2中Co的化合价为+3,则Li的化合价为_____。
②反应后,含Co物质中,Co的质量分数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t3℃时,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
D.甲中含少量的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