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
(1)A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②③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与________有关。
(4)D实验中棉球最先变色的是___处。通过此实验可以获得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探究物质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水 d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1)A实验是蒸发,故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B实验分别是0.1g碘和0.1g氯化钠加入到10mL水中,故B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探究物质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3) ②中铁钉部分浸入蒸馏水中,③中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对比试管②③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与水有关;
(4) D实验中棉球最先变色的是d处。通过浓硫酸对二氧化碳进行干燥,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棉球变色,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湿润的石蕊棉球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通过此实验可以获得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可用如图A发生装置制备二氧化碳。
(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某学生设计B装置制取O2,其选择的反应物为:_____(填化学式)。
(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4)若选用C装置收集O2,则O2从_____端导管进入,若用D装置收集O2,则O2从_____端导管进入。
(5)若用E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优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13.6g中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X的值是____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E均为氧化物,其中A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______,E的一种用途______。
(2)A→C反应过程中会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B→E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反应类型)。
(4)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除去CO中的CO2,并回收CO | 探究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 |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铜粉 | 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 |
实验设计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白云石粉是一种生产高级玻璃器皿、医药用瓶、光学玻璃的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白云石粉极其好奇,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白云石属于碳酸盐矿物,白云石粉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MgCO3 ·yCaCO3。(杂质是二氧化硅,其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受热不分解)
一、定性探究:白云石粉的成分和性质
(实验分析)
(1)由步骤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白云石粉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步骤③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3)滤液Ⅱ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 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可初步证明白云石由碳酸钙、碳酸镁组成。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导致沉淀B中除了氢氧化镁之外应该还混有氢氧化钙,对定量测定白云石粉的组成干扰较大,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兴趣小组采用热分解法进行定量探究。
二、定量探究:白云石的组成
(查阅资料)碳酸钙开始分解的温度为898℃,1000℃时完全分解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镁与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镁开始分解的温度为540℃,700℃时完全分解。
(实验设计)为测定白云石中的含钙量及x:y的值,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准确称取15.0g 白云石粉末放在A装置中,打开弹簧夹,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称量B、C、D装置的质量;③关闭弹簧夹,打开控温电加热器,缓缓调升温度至700℃,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④打开弹簧夹,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准确称量B、C、D装置的质量;⑤关闭弹簧夹,调升温度至1000℃,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打开弹簧夹,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准确称量B、C、D装置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B中溶液质量/g | C中溶液质量/g | D中溶液质量/g | |
反应前 | 50.0 | 100.0 | 50.0 |
700℃ | 50.0 | 102.1 | 50.1 |
1000℃ | 50.0 | 106.3 | 50.3 |
(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后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6)计算白云石中碳酸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
(7)设计实验证明白云石粉已完全分解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方法、现象)
(8)白云石(xMgCO3 ·yCaCO3)中的 x:y=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若加热前没有鼓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将会导致x:y的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为了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观察到_____现象时,可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2)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结束后,二支试管中的液体均为无色。同学们将二支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除酚酞外还有哪些溶质?
[进行猜想]甲同学的猜想:NaCl
乙同学的猜想:NaCl、HCl
分析讨论]①经讨论,大家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原因是_____;
②丙同学又提出了新的猜想,认为溶液中除氯化钠外,还可能含有_____,请你和丙同学一起验证他的猜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_____ | _____ | 丙同学猜想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中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反应,测得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要求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B. 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C. 完全反应后碳酸钙粉末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更大
D. 对比分析c、d点可知,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