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

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 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_________中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_____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____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______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15题。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如图所示),四个圈层经过漫长演化,既相对稳定、动态平衡,又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

【答案】 电子 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推理 模型

【解析】(1)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测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推理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模型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质量分数为1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屮加入W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的固体混合物仍是W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W的取值范围是W≥8g B. 加入氧化铜的质量是10g

C. 最后得到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是19.7% D. 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0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7.5g样品放入烧杯,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34.7g,放出的气体在常温下体积为1.1L

1)常温下CO2气体的密度为2.0g/L,则上述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 g

2)如石灰石中的杂质均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计算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和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最终结果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科从标签得知雪碧成分中有水、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等。查阅资料知道1体积雪碧中含有约3体积二氧化碳,柠檬酸的含量约为2.8g/1000mL。柠檬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6H8O7+3Na2CO3==2C6H5O7Na3+3CO2↑+3H2O。

他用一瓶500mL的雪碧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

操作过程

倒出三分之二雪碧,测其pH

在剩余雪碧中加入约6g Na2CO3

立即盖上瓶盖,摇匀。

测溶液pH

现象或结果

pH约为3

产生大量气泡

气泡消失,瓶子略瘪

pH约为9

(发现问题)CO2去哪儿了?

(提出猜想)①CO2被溶解了;②CO2与H2O发生了反应;③CO2与Na2CO3溶液发生了反应。小思否定了猜想①和②,其理由是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对猜想③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装置

操作过程

Na2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滴加CaCl2溶液

收集一瓶CO2,加入30mL饱和Na2CO3溶液,盖上瓶盖摇匀

将实验三的溶液低温蒸发、干燥,得到的白色粉末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現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瓶变瘪,瓶底有晶体析出

A试管口有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实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实验一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四中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_______

(3)根据实验探究得出:CO2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据调查,我国成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为10.5克。

(1)高盐饮食容易引发______

A.传染病 B.遗传病 C.心血管疾病

(2)人体摄入食盐后,主要在______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3)某品牌低钠盐含氯化钠70%,氯化钾30%。若某人每天摄入食盐6现以该低钠盐代替食盐则每天可减少______________克钠元素的摄入?(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g,铜锌合金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l)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NO3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

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

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2℃时,向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13g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g

B. 搅拌的目的是増大甲的溶解度

C. 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容易变为饱和溶液

D. 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

B. 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

C. 若丙是碳酸钠,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

D. 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