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乙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D.t1℃时,在10g水中加入20g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

【答案】D

【解析】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乙,故B错误;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C错误;

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5g,所以在10g水中加入20g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3%,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下图为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写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可知:

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2NH4Cl + Ca(OH)2CaCl2+ 2NH3↑+ 2H2O

1. 根据以上信息和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制取氨气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制取氨气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2.NH3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湿润的紫色的石蕊试纸变成蓝色。收集氨气时,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3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够还原氧化铜得到单质铜。判断反应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实验1】小明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 (选填序号)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

【实验2】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

【实验3】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HCl,观察到 ,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质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 ,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溶液,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

【反思拓展】

(1)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2)检验A、B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的互相干扰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ABCDE分别是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碳酸钠、氯化锌五种溶液中的一种。已知C为氢氧化钠溶液,它们两两之间反应情况如下表所示:

反应物

反应现象

C中加B

溶液的pH变化趋势如图

D中加B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

BE混合

产生大量的气泡

1A__________溶液;E__________溶液。

2)图8a点处溶液中所含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9所示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五种溶液两两之间混合后,可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原理共有__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若反应皆为化合反应,且均在点燃条件下进行,则丙为_____(填化学式),乙转化为丙的反应为_____(填吸热或者放热)反应。

2)若反应皆为置换反应,且均在溶液中进行,甲、乙、丙都为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少量

较多

很多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________,白色沉淀________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___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

A. 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 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C. 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时,形成的溶液pH的变化

D. 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测得烧杯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1)甲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碳的______________性。

2)乙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体现了CO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丁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能否检验乙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