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依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把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Mg2+②CO2 ③2CO ④⑤2NO3

(1)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_____

(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

(3)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的是_____

(4)表示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的是_____

(5)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

【答案】

【解析】

(1)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①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①;

2)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③2C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故选③;

3)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②CO2中数字“2”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故选②;

4)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中的“2”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④;

5)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⑤2NO3-,中数字“2”表示离子个数,故选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金刚石、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碳原子的排列不同B.是同一种物质C.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2)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______和天然气。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其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会导致酸雨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3)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是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请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锰酸钾是一种市场前景很好的无机化工产品,以下是工业液相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简图。

(1)图中含锰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写化学式)。

(2)氧化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物质为________

(3)电解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MnO4+2H2O=2KMnO4+2KOH +H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Mn和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锌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

C.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 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开发前景十分远大:

1)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取的方法是_____

2)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某兴趣小组同学选取一些粗盐样品,想制得较纯净的精盐,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步骤一: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操作的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_____,在最后一步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

步骤二:除去步骤一所得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碳酸钠,采用如图所示流程:

写岀试剂甲溶液的溶质是_____,沉淀C的成分是_____;(均填化学式)

某同学通过对滤液3成份的检验与分折,确定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已被完全去除干净,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3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过滤,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全部溶解

证明滤液3中含有_____,没有氯化钙和硫酸钠

步骤二:向步骤一反应后所得滤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

溶液变红

证明滤液中含有_____,没有氯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O2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Ⅰ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复燃,

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_______成立

方案Ⅱ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______

淀粉碘化钾试纸为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

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____

【拓展应用】

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溶解、②________③洗涤干燥。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电解水一段时间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C. 等质量的Mg和O2充分反应

D. 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测定结果如图AB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吸热反应

C. 20s40s之间的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 60s时溶质为NaOH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①当打开 K,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C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通过 D处现象得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

②某同学将上述实验进行改进,设计如图 所示: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