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如图所示相互转化.
(1)若甲能供给呼吸,乙为无色液体,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若甲、乙均是某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氧化物,甲有毒,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合理即可).

分析 (1)甲能供给呼吸,则甲为氧气,水为无色液体,氧气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甲、乙均是某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氧化物,甲有毒,则甲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甲能供给呼吸,则甲为氧气,水为无色液体,氧气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反应②是水生成氧气,水通电分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反应;
(2)甲、乙均是某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氧化物,甲有毒,则甲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则乙为二氧化碳;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名称和分类三者不正确的是(  )
A.CaO、生石灰、氧化物B.CH4、沼气、有机物
C.Na2CO3、纯碱、碱D.H3PO4、磷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某厂生产的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仔细阅读并计算.
为了测定此食盐中的碳酸钙含量,取10g这种食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0.132g二氧化碳,求:
(1)碳酸钙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2)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CO2、CH4 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下列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
A.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将欲排放的CO2用化学试剂吸收
B.禁止制备和使用CH4和氮氧化合物等温室气体
C.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D.变革能源消耗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改进:
(1)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加快氨气从浓氨水中逸出的速率.
(2)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试纸由下至上逐渐变红.
(3)气球的作用是收集氨气,防止空气污染,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时,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不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结果如下,
物      质ABCD
反应前质量/g201226
反应后质量/g022待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 g
C.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B物质全部参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燃烧条件B.认识粒子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原子比分子小
②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
C.化学元素D.化学之最
①缺铁可能导致贫血
②缺钙可能导致弱智
③缺碘可能导致佝偻病
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③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铜
A.燃烧条件B.认识粒子C.化学元素D.化学之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衢州江郎山作为浙江省第一个世界遗产提名地,与国内其它5个丹霞地貌一起,在2010年8月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丹霞”其红色砂砾岩由石灰岩、石膏(CaSO4•2H2O)、氢氧化铁等成分组成.
(1)石灰岩是一种比较坚硬的岩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中含有的阳离子是Ca2+(用化学符号表示).
(2)像石膏(CaSO4•2H2O)这样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做结晶水合物,自然界中许物质含结晶水,它们的化学式和读法如下:CuSO4•5H2O读作“五水合硫酸铜”、Na2SO4•10H2O读作“十水合硫酸钠”、MgSO4•7H2O读作“七水合硫酸镁”,依此命名规则,KAl(SO42•12H2O应读作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3)岩石呈红色是含氢氧化铁所致.氢氧化铁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碱,稀硫酸可溶解氢氧化铁,稀硫酸中含有的粒子有H+、SO42-、H2O(用化学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于1923年研制成功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浓氨水(NH3极易溶于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盐,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细的食盐粉末,由于NaHCO3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很小,呈晶体析出,同时由于大部分酸式碳酸盐加热容易转变为正盐,所以将析出的NaHCO3加热分解即可得纯碱,请回答:
(1)写出上述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
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2)用上述方法生产的起始原料为NH3•H2O;CO2;NaCl(写化学式下同),最终产物为Na2CO3、NH4Cl,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选填四种基本类型反应).
(3)有人认为该反应有四大优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BD.
①生产过程中的部分产品可循环使用    ②反应不需要加热
③副产品不污染环境     ④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化肥
(4)氨溶于水的实验可设计成喷泉.如图1和图2都可用来做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均已装满干燥的氨气)
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气体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5)在NaHCO3浓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和大量气泡.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