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于1923年研制成功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浓氨水(NH3极易溶于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盐,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细的食盐粉末,由于NaHCO3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很小,呈晶体析出,同时由于大部分酸式碳酸盐加热容易转变为正盐,所以将析出的NaHCO3加热分解即可得纯碱,请回答:
(1)写出上述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
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2)用上述方法生产的起始原料为NH3•H2O;CO2;NaCl(写化学式下同),最终产物为Na2CO3、NH4Cl,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选填四种基本类型反应).
(3)有人认为该反应有四大优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BD.
①生产过程中的部分产品可循环使用    ②反应不需要加热
③副产品不污染环境     ④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化肥
(4)氨溶于水的实验可设计成喷泉.如图1和图2都可用来做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均已装满干燥的氨气)
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气体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5)在NaHCO3浓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和大量气泡.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

分析 (1)①根据浓氨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进行分析,
②根据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很小,以晶体形式析出,两者交换成分进反应,
③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出碳酸钠来判断.
书写方程式时必须配平,注明反应条件,标出气体或沉淀符号.
(2)根据信息“在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盐,然后在此盐溶液中加入细的食盐粉末”判断并回答.根据信息“NH4HCO3与NaCl的反应产物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及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可制得纯碱”判断并回答.根据生产过程发生的反应,以及各反应类型的定义和特点回答;
(3)A、根据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物质的来源和去向判断.
B、根据氯化铵的组成判断.
C、根据碳酸氢钠分解制纯碱的条件判断.
D、根据氯化铵的用途判断.
(4)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压强差而形成喷泉,加热时烧瓶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膨胀,当氨气与水接触时会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
(5)以氯化钙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①浓氨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故答案为:NH3•H2O+CO2=NH4HCO3
②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很小,表现为沉淀,所以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故答案为: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碳酸氢钠在受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2)根据信息“在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盐,然后在此盐溶液中加入细的食盐粉末”判断,原始原料有氨水、二氧化碳、氯化钠,化学式分别为:NH3•H2O;CO2;NaCl.
根据信息“由于大部分酸式碳酸盐不稳定,加热后容易转化为正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可制得纯碱”可知,最终产物是纯碱,另外,在得到碳酸氢钠的现时还得到一种副产物氯化铵,化学式分别为:Na2CO3、NH4Cl.
在生产过程发生的反应有CO2+NH3.H2O═NH4HCO3、NaCl+NH4HCO3=NaHCO3↓+NH4Cl和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它们分别为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缺少置换反应类型;
故填:NH3•H2O;CO2;NaCl;Na2CO3、NH4Cl;置换反应
(3)A、生产过程步骤④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可作为步骤②制碳酸氢钠的原料循环使用,所以正确.
B、副产品是氯化铵,其中含有氮元素,是一种氮肥,所以正确.
C、步骤③碳酸氢钠分解制纯碱时需要加热,所以错误.
D、氯化铵是一种氮肥,可再利用,不是污染物,所以正确.
故选:ABD.
(4)氨气极易溶于水,如果打开止水夹,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加热时烧瓶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膨胀,当氨气与水接触时,因氨气极易溶于水而导致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
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气体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5)氯化钙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

点评 本题考查氨气的制备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形成喷泉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方程式,注意要遵守书写规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如图所示相互转化.
(1)若甲能供给呼吸,乙为无色液体,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若甲、乙均是某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氧化物,甲有毒,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各项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禁止施用农约和化肥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⑤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a仪器的名称:锥形瓶.
(2)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让长颈漏斗的下端伸到锥形瓶的底部,加水形成液封,关闭玻璃阀门,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过一会观察液面不再下降,证明装置严密.
(3)仅用上述装置制取和收集较为干燥的O2,应该选择的装置是A和C(填字母),反应原理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填化学方程式),从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4)如果用注射器替换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也称保险粉,广泛用于纺织工业,属于一级遇湿易燃物品.下列有关连二亚硫酸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B.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盐,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
C.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原因是化学性质很稳定
D.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无须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享受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充盈的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的内容.
(1)如今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你家中的清洁能源主要有天然气.(答一种)
(2)厨房中常见的盐主要有食盐和纯碱,若要区分食盐和纯碱,请选用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品尝,有咸味的是食盐,有涩味的是纯碱;加食醋,有气泡产生的原物质是纯碱,无明显现象的是食盐(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3)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元素.(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4)食醋浸泡鸡蛋,可制成“无壳”鸡蛋,这是食醋中的CH3COOH(写化学式)与鸡蛋中的碳酸钙等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5)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福岛核泄漏引发全球关注核安全.
(1)核电站提供了世界约17%的电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缓解了化石燃料贮量不足带来的能源危机.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福岛核电站爆炸的元凶是氢气,氢气爆炸必备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混合(或温度达到着火点),核电站的氢气主要来源于燃料原件上的锆(Zr)高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r+2H2O$\frac{\underline{\;高温\;}}{\;}$ZrO2+2H2
(3)核电站利用核燃料铀--235发生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放射性碘(131I)是核裂变产物之一.放射性碘与稳定性碘的质子数相同.131I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关于131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②③④(填序号).
131I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②131I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31
③放射性碘和稳定性碘属于同种元素         ④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铁钉在下列情况下最容易生锈的是(  )
A.干燥的空气中B.潮湿的空气中C.浸没在自来水中D.浸没在植物油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给物质加热.
(1)加热玻璃容器时,应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2)试管等玻璃容器外壁有水时,应先擦干后加热,以免因受热不均而炸裂容器. 
(3)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可以使用试管夹或者使用铁架台上的铁夹夹持试管,试管夹使用时从底部往上套上或取下,夹在试管中上部.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试管与桌面大约成45度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