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初中阶段常见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存在下列规律:元素的位置是由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第几行)和族数(第几列)所决定的,周期数等于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族数等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材料二:金属的活动性取决于该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材料三:金属钾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
(1)如图是两种金属元素铷和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以上信息,回答:
①已知钾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一族第四周期,则铷元素应该位于周期表中的A.
A.第五周期第一族;B.第一周期第五族
②铷的金属活动比钾的金属活动性强(强、弱);
③铷元素所形成的碳酸盐的化学式是Rb2CO3
(2)在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用水点火的魔术,只见老师用滴管向棉花滴1~2滴水,棉花便立即燃烧起来,其诀窍就是:将一小块金属钾藏在棉花中.由此可见,钾与水反应会放热,充满好奇的小明亲自进行了该魔术,为了使反应迅速,他将一吸管的水挤向棉花,却惊奇发现其不能燃烧起来.小明魔术失败的最可能原因是水太多,温度达不到着火点.(答案必须涉及相应的原理)

分析 (1)①根据金属元素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看出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结合材料一可解答;
②结合材料二,铷的电子层数比钾的电子层数多,则可推金属的活动性;
③铷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盐中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2)利用材料三金属钾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结合棉花便立即燃烧起来,说明反应是放热的,比较滴1~2滴水与将一吸管的水挤向棉花来分析失败的原因.

解答 解:(1)①因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周期数等于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族数等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铷位于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一族,故答案为:A.
②因金属的活动性取决于该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铷的电子层数比钾的电子层数多,则铷的活动性强,故答案为:强.
③根据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铷为+1价,碳酸根为-2价,故答案为:Rb2CO3
(2)因将一小块金属钾藏在棉花中,滴1~2滴水棉花便立即燃烧,发生钾与水剧烈反应,则反应放热;小明将一吸管的水挤向棉花,失败的原因可能是水太多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放热;水太多,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习题,学生应利用所学知识结合三个材料来解答,明确材料在解答中的重要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用熟石灰制生石灰    CaO+H20═Ca(OH)2         化合反应
B.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
C.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H2O             氧化反应
D.用碳酸钾制氢氧化钾  2NaOH+K2CO3═Na2CO3+2KOH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有下列物质:①O2 ②CO2 ③H2 ④氦气 ⑤硬水 ⑥软水,请用序号填空.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①;(2)最洁净的能源是③;(3)加入肥皂水发生反应产生白色垢状物的是⑤;(4)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的是④;(5)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且其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②;(6)在空气中能点燃且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熟石灰的化学式为Ca(OH)2,它可用于制备补碘剂Ca(IO32,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熟石灰也可用于中和含有盐酸的废酸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
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
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
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点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任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碱性,管②附近的溶液呈酸(选填“酸”、“碱”或“中”)性.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乙同学、丙同学将试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 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试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不足.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恰好褪去.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原因是实验中滴加酚酞的溶液变为无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因酸过量而呈酸性,故用pH试纸来确认.
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溶液时消耗了少量酸,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稀硫酸.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甲同学取55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g水后,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2%.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碱性增强.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2SO4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有一用排水法收集的某种气体,正立于实验桌上.据此分析回答:
(1)该气体具有的两点物理性质:
①难溶于水,
②密度比空气大.
(2)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①气体的密度,
②气体的溶水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10g的CO和CO2的混合物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10g的沉淀,则混合物中CO的质量分数为(  )
A.56%B.44%C.28%D.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Fe( Fe2O3)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NaOH溶液(Na2CO3 )Ca(OH)2+Na2CO3=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