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水是常用的溶剂,请根据图一实验现象和图二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实验,若探究甲、乙的溶解性的同时还想硏究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请你重新设计实验,简述实验操作_____。
(2)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②图二中,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填编号);
③t1℃时,将l5g甲加入到_____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
④取甲、乙的混合物100g溶于100g热水,待冷却到t2℃,若甲析出而乙不析出,则混合物中甲的质量分数ω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取两个烧杯个取100mL的水,测定温度,将等质量的甲乙物质物质分别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溶解,测定溶液的温度 30 b 50 升高温度并加入甲物质 50%<ω<100%
【解析】
(1)若探究甲、乙的溶解性的同时还想硏究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两个烧杯个取100mL的水,测定温度,将等质量的甲乙物质物质分别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溶解,测定溶液的温度。
(2)①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②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b;
③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将l5g甲加入到50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进行的操作是升高温度并加入甲物质;
④由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是溶解度相等都是50g,取甲、乙的混合物100g溶于100g热水,待冷却到t2℃,若甲析出而乙不析出,可知甲物质至少要大于50g但肯定小于100g,则混合物中甲的质量分数ω的取值范围是50%<ω<100%。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日,网上的一段视频中一名空乘人员和一名乘客用矿泉水和咖 啡等液体,扔向起火的充电宝,最终将火扑灭。一些网友认为,电器类火灾应 该用干粉灭火器,而不是用水来直接灭火。也有一些网友认为,空乘人员处理 的没错。
(1)网友认为锂电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的原因是锂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 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锂(LiOH),写出锂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消防员进行实验验证:消防员手拿干粉灭火器迅速的扑向起火的充电 宝。只喷了没几下,火焰就被扑灭了。然而,仅仅过了几秒钟,锂电池的残骸 再一次燃烧了起来,而且比第一次的燃烧还要猛烈。消防员对于火焰用大量清 水持续浇灭。大约一分钟左右,用红外线测温计检查充电宝的温度居然还有200 多摄氏度的高温。随后,消防员将充电宝泡入水盆中,才表示已经安全了。
①只喷了没几下,火焰就被扑灭了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锂电池的残骸再一次燃烧了起来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3沉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B. “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H4)2SO4;
C. “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O2和H2O;
D. 取14.06g还原铁粉(仅含有Fe和少量FexC)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另取相同质量的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FexC与稀硫酸不反应),得到0.48gH2,则FexC的化学式是Fe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1)图甲是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镁的示意图,该图说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 原子核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 原子的电子层数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①请你画出微粒X的图示_____。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___。
③图乙的反应可表示为CS2+3O22SO2+CO2,其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硫和氧两种元素,请分别表示出它们的化合价变化的情况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牙膏中的摩擦剂约占牙膏成分的50%,主要用于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牙膏摩擦剂一般由①CaHPO4②CaCO3③Al(OH)3④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1)根据上述信息,推测牙膏中的摩擦剂应具备的性质有 (填序号)。
①易溶于水②难溶于水③坚硬④柔软⑤颗粒较大⑥颗粒较小
(2)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将适量的该牙膏溶于水、静置后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则证明该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的混合物。
(3)取20g该牙膏样品充分溶解、静置、过滤,用10%的稀盐酸测定得到的固体成分。测定过程中,剩余固体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分别如图所示,试计算该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反映的变化规律与其对应操作不相符的是
A. 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钾
B. 向灼热的赤铁矿中通入CO
C. 向等质量的Al和Mg中加入足量的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D. 将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研究制备Cu(OH)2的条件并探究其稳定性。
(查阅资料)两种含铜化合物的部分性质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 Cu(OH)2 | Cu4(OH)6SO4 | CuO |
颜色 | 蓝色 | 绿色 | 黑色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难溶 | 难溶 | 难溶 |
(进行实验)
实验1:室温下,取16%CuSO4溶液和4%NaOH溶液进行实验。
序号 | CuSO4溶液体积/mL | NaOH溶液体积/mL | 实验现象 | |
1-1 | 2 | 2 | 产生浅绿色沉淀 | |
1-2 | 2 | 4 | 产生蓝色沉淀 混有少量浅绿色沉淀 | |
1-3 | 2 | 6 | 产生蓝色沉淀 |
实验2:将1-3所得混合物过滤,得到蓝色沉淀,将沉淀洗涤、干燥后置于恒温烘箱中,3h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序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烘箱温度/oC | 40 | 50 | 60 | 70 | 80 |
固体是否变黑 | 不变黑 | 不变黑 | 不变黑 | 变黑 | 变黑 |
实验3: 重复实验1-3,将所得混合物置于不同水浴温度下,记录实验现象。
序号 | 3-1 | 3-2 | 3-3 | 3-4 |
水浴温度/oC | 0 | 30 | 60 | 90 |
出现黑色沉淀的时间 | 1h | 3min | 25s | 2s |
(解释与结论)
(1)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制Cu(O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1-1反应得到浅绿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由实验1
(4)实验2固体变黑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5)实验3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6)对比实验2和实验3,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发现问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猜想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请你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过大: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