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丙烯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丙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 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12

【答案】C

【解析】

A、丙烯属于有机物,但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属有机小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丙烯是由丙烯分子构成的,丙烯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丙烯的结构示意图,1个丙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3H6,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83,则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1个丙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则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名称:a ;b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③要制取0.03mol氧气,需分解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④现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上述实验所需的MnO2.废旧干电池中主要含有C和MnO2(均难溶于水)、ZnCl2和NH4Cl(均易溶于水).为获得较纯的MnO2进行如下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加水后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操作A的名称是 ;最后“灼烧”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实验室中一定观察过酒精灯内的酒精,现用胶头滴管从酒精灯中取出少量酒精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酒精,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发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倒转烧杯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1)请描述出观察到的酒精的物理性质_____

2)写出酒精(化学式C2H6O)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分别是稀盐酸和Ca(OH)2溶液;图2表示甲和乙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3表示取图1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已知: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和图2可知,甲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由图3可知,图1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 (填化学式)

(3)c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若将图1反应后的溶液调节至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填序号)

A.CaO B.Ca(OH)2 C.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方程式用下列微观示意图表示:

物质

微观

示意图

请写出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下列属于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的是_____

能保持甲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甲、乙、丙、丁)。

从上述反应重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填一条即可)。

上述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化学实验的方法也从定性到定量发生了质的转变。若按实验方法分类,应将实验D_______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依据是_____

A 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

B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C 甲烷在空气里燃烧

D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2)①观与察所给粒子排列规律,将合适的化学符号填入空白O2-F-____________Na+Mg2+

②类比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某些非金属单质间也能发生置换反应,如Cl2Br2活泼,能与HBr发生反应:Cl2 + 2HBr = 2HC1 + Br2已知C12N2活泼,则C12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三个时刻甲乙丙丁4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B. t1时刻,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7

C. 若丙是Cu,丁是二氧化碳,则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 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克,如果再增加20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选填“原子”或“分子”)。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

(2)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图2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人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有多种方法,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红磷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实验除了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之外,还能得出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任写一点);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任写一点).若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大,原因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