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___

4)在做酸碱中和实验时,经常会设计以下实验操作。在图示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氢氧化钠溶液 c.滴加酚酞试液

【答案】碱性 25 3 c

【解析】

1)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都能使溶液变为红色,故填:25

312456溶液中都含有水,故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3,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而其他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说明起作用的不是水,而是实验药品,故填:3

4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倾倒氢氧化钠溶液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亮同学发现实验室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果并不准确。为什么呢?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

2____________,导致装置内有氧气剩余。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亮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的浓度分别为8.84%3.21%,请问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再探究)小亮查阅资料发现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Fe2O3xH2O,利用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如图),实验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体积

实验后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蒸溜水

烧杯内剩余蒸溜水

131mL

90.0mL

63.6mL

计算出空气氧气体积含量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 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

(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主要成分为Cu2 (OH)2CO3],若将上图实验中的铁粉换成铜粉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较准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H2O120°C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1)金原子对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此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的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用木炭的仪器叫_____,未经点燃的木炭_____(填“能”或“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2)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现象是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老师告诉我们说,实验时,木炭应该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氯化钠、硫酸镁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所得溶液为____溶液(饱和不饱和”)

(2)由图中获得有关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

(3)60℃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分别加入100g水中各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10℃,则装____(氯化钠硝酸钾”)溶液的烧杯析出的晶体较多.

(4)若将5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加水的质量是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其构造如图1

1)根据图1判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铜帽和_________

2)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ZnSO4溶液,主要流程如图2

己知:

①写出过程II中生成金属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Ⅲ中加入溶液A充分反应后,还需进行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过程IH2O2也有可能分解生成氧气

b固体E是混合物

c溶液B中含有2种阳离子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Zn(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2+ Fe3+NO3-

c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铁

d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Zn2+ Fe2+ Cu2+,可能有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 (填仪器名称)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和氢气,一段时间后,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将t2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

(实验探究1)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固体中一定含_____和氢氧化钙

2)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一定不含Fe2O3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_______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2)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乙、丙同学实验中又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_______

2)乙、丙同学又经过实验测得上述3.9g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2.3g,滤渣BCaCO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2.0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

1)判断久置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

2)计算上述残留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的质量为___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及铜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铜的广泛应用

1)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

2)铜在工业上可用于生产电缆(外面包裹了电缆皮),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工业上用含铜废料(如:碎铜、电缆皮等)。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提出可以用含铜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主要流程如下:

1)含铜废料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该流程中,加入H2O2后要求温度控制在50℃到60℃加热的原因为_____

3)兴趣小组同学一致指出,将滤液经蒸发浓缩、_____(填结晶方法)、过滤等操作后,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硫酸铜晶体(CuSO4·xH2O),晶体采用酒精淋洗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三)铜生锈会生成碱式碳酸铜,而工业上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种类较多,其组成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

资料:xCuCO3·yCu(OH)2·zH2O加热至200时会分解得到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测定某种产品的组成,该兴趣小组准确称量了25.8g的样品,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B中溶液质量/g

C中溶液质量/g

D中溶液质量/g

E中固体质量/g

反应前

100.0

100.0

100.0

120.5

反应后

105.4

104.4

100.2

120.5

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1)实验前应该先_________,再鼓入一段时间氮气后称量BCDE的质量。

2)停止鼓入氮气,调控温电加热220℃持续加热,观察到装置B______时表明碱式碳酸铜已经完全分解。

3)反应结束后,再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