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C的组成元素相同,E溶液为蓝色,D是含钠化合物。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

3E→A可以通过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实现;

4)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O 灭火 置换反应 2NaOH+CuSO4Na2SO4+CuOH2

【解析】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E溶液为蓝色,则推测E溶液含有铜离子,可能为硫酸铜溶液;“D是含钠化合物,则D是氢氧化钠溶液;“BC的组成元素相同,则BC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根据“A是一种金属单质,则A是铜。

1B的化学式为CO

2)物质C为二氧化碳,其一种用途灭火。

3)反应E→A,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是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4ED反应,即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同学们对镁条变黑的条件及生成物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一)镁条变黑条件的探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加入2mL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____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填编号)。

4)根据上述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结论:镁条表面黑色物质的形成与_____有关。

(反思与评价)

5)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

(二)对镁条变黑后生成物的探究

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一种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镁可表示为a Mg(OH)2·b MgCO3·c H2O

(查阅资料)①Mg(OH)2Mg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②碱石灰是CaONaOH的固体混合物。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称取购买的碱式碳酸镁固体18.2g;装入硬质玻璃管,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装置ACD中所装药品均足量)。

步骤一:连接A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__________(填“C”“D”);

步骤三:待装置B中固体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直至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C:试管和所盛溶液

45.0g

48.6g

D:干燥管和固体

75.8g

82.4g

(解释与结论)

1步骤三中,当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写一条)。

2)假设上述数据均准确,通过计算可得:该碱式碳酸镁中a:b:c=_____

3)有同学提出,在步骤二连接装置的最末端应再接一套装有碱石灰的装置,这样改进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盛有100g 7.3%的稀盐酸,此时天平平衡。分别向天平左、右两边各放入10g碳酸钙粉末和铁粉,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左边烧杯中的现象是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气泡

B. 右边烧杯中的现象是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产生气泡

C. 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可以向左盘继续加入4.2g碳酸钙粉末

D. 若将碳酸钙粉末换成锌粉,其它条件不变,天平最终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用图1中实验装置对二氧化碳性质进行探究。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85mL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约90s后,同时振荡烧瓶,冷却至室温。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象(如图2)下列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B. 对比曲线12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 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是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

D. 对比曲线23可知,40%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对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化学药品成分变化情况做了以下探究。

1)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置于表面皿上,几分钟后将表面皿倒置现象如图1B所示,通过细致观察发现氢氧化钠_____。放置几天以后,观察到图IC中的现象,为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

生成白色沉淀

药品

部分变质

中反应恰好完全时静置,取上层清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部分变质

成红色

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盐酸与空气成分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久置盐酸中的物质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同学们对久置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开展了探究。

I.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想二: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猜想三:溶质质量分数_____

Ⅱ.实验准备

该小组在实验室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分装在甲烧杯和乙试剂瓶中,塞好乙瓶的瓶塞(如图2)。置于相同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Ⅲ.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等质量等浓度的NaOH溶液于两个锥形瓶中,均加3滴酚酞

溶液,分别滴加甲、乙中的稀盐酸,记录消耗稀盐酸的质量

溶液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

甲<乙

猜想三

方案二

分别取少量甲、乙中稀盐酸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滴在置于表面皿中的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值:甲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正确的是(  )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 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H2C2O4+CaOH2CaC2O4+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仪器a的名称是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图2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IDH

甲:FDG 乙:GFD 丙:DFG 丁:DGF

在上述装置中,F装置的作用是_____H装置的作用是_____

②装置I中盛有的氧化铁发生了颜色变化,欲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乙组同学需要两次使用装置D,其现象分别是第一个D装置_____;第二个D装置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淮安市区至淮安区的轻轨正在紧张建设中,建设轻轨用到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图是高炉炼铁和炼铁原理的相关实验。

1)如图1,列车用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很好,原因是_____

2)图2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高炉炼铁需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产生热量维持炉温和_____

3)某同学用图3装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给氧化铁加热前要先向装置中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目的是_____,实验过程中玻璃管A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用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如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下同)_____,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可用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