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老师用自己的华为手机屏幕解锁图“Z”来构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关系。图中数字代表一种物质,“—”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已知①、②、③、⑤、⑦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⑦、⑧、⑨为三种不同状态的同一类别的物质,①和②的反应是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③由三种元素组成,⑦是常见的气态灭火剂。请回答:

1)将一定量的②加入到③的溶液中,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⑤和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构成⑧的微粒是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5)图中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6)若保持①、⑦、⑧、⑨对应的物质不变,史将①、④、⑦、⑧、⑨相连,可构成简单的解锁图“L”。则④可与原解锁图中_____(选填“③”或“⑤”)相同。

【答案】FeSO4 2NaOH+CO2= Na2CO3+H2O 分子 干燥剂 分解反应

【解析】

①和②的反应是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则①②是硫酸铜和铁;⑦是常见的气态灭火剂,则⑦是二氧化碳;由于①、②、③、⑤、⑦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则③⑤是酸和碱,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的⑤是碱,③是酸;③和②能反应,则②是铁;①是硫酸铜;③由三种元素组成,且是酸,则③是硫酸;⑦、⑧、⑨为三种不同状态的同一类别的物质,则⑧是水,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⑨为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检验成立,推断合理。

1)由上分析可知,将一定量的②加入到③的溶液中,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FeSO4

2是碱,是二氧化碳,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也可能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Na2CO3+H2O(合理即可);

3)⑧是水,水是非金属氧化物,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构成⑧的微粒是分子;

4)⑨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干燥剂;

5)图中①②、②③发生的是置换反应,③⑤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⑤⑦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一种,⑦⑧、⑧⑨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6)①是硫酸铜,⑦是二氧化碳,将①、④、⑦、⑧、⑨相连,即④既能和硫酸铜反应又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则④应是碱而不是酸,即④可与原解锁图中⑤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五种物质是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分别为O2Fe粉、饱和CaOH2溶液、稀H2SO4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中不涉及化合反应

B. C物质可用于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 D物质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D. BC之间反应生成黄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 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甲比乙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D. 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7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氯气溶于水部分以Cl2分子存在于溶液中,部分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产物中,次氯酸HClO是一种弱酸.氯气溶于水所得溶液称为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颜料的滤纸)放入氯水中,品红试纸褪色.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成套装置图,请填空: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

2)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看,装置甲属于_____型气体发生装置.

3)氯气在装置丁中被收集,其收集方法为_____,装置戊中可得到氯水.

4)晓红对“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产生兴趣,她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来完成:

(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 想)猜想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2:氯水中的Cl2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3: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4:氯水中的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试纸褪色.

(实验探究)

把品红试纸放入水中

_____

猜想1不成立

把品红试纸放入干燥的氯气中

试纸不褪色

猜想2不成立

_____

试纸不褪色

猜想3不成立

(结 论)学习小组通过讨论,找到了氯水中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物质.

(反 思)向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分别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KNO3,充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 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 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D. 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碳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B.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水

C.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 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在鲁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探究实验,他们将剪断的火柴头置于酒精灯灯芯上,点燃酒精灯,意外的发现灯芯上的火柴头居然没烧着!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你随他们一起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1:灯芯与焰心交界处温度低于火柴头的着火点。猜想2:灯芯与焰心交界处氧气浓度太低,不支持火柴头的燃烧。猜想3:两者均是影响因素。

【查阅资料】①火柴头主要由KClO3、MnO2、易燃物及粘合剂等组成,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火柴头的着火点约是303.4℃。②火柴头在氧气浓度为12.2%的气体中不能燃烧。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小明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定酒精灯灯芯和焰心交界处的温度(如图),得到的数据如下: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温度/℃

236

243

240

(1)小明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仅由上表可知,灯芯上火柴头未烧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火柴头擦燃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资料提供物质)_______________,联想到火柴燃烧时出现的白烟,小明推测白烟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用注射器抽取酒精灯灯芯和焰心交界处的气体,并利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如表。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氧气的浓度/%

5.93

5.29

6.53

5.92

(4)根据实验1、2探究内容,可知猜想______________正确。

(5)小红测出的几组氧气浓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如图是小组同学将火柴头置于装有空气的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并用氧气传感器在容器项端测量整个过程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那么在_______________(填“A、B、C、D”)点时火柴头熄灭;

请你根据所学推理并解释曲线A8段、BC段、CD段氧气浓度变化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放入鸭蛋浸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_____

(2)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_____色。

(3)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

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

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

丙同学推断有Ca(OH)2、也有Na2CO3

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过量_____

无明显现象

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探究结论)_____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

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