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黄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州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黄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州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在所取气体中加入 | 含有二氧化碳 |
(2)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
①红磷的着火点(即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②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收集到的竹子中的气体的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①两个方案实验时第一步操作均是
②按照方案二探究时,凸透镜照射后,广口瓶中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打开止水夹后,实验现象是 , 如果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则实验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 原因是 .
③经过A,B两组同学们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
【答案】
(1)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检查装置气密性;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4P+5O2 2P2O5;水进入集气瓶;偏小;二;方案一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导致部分气体逸出;A组收集气体时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
【解析】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在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含有二氧化碳 |
2)①两个方案实验时第一步操作均是检查装置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按照方案二探究时,凸透镜照射后,广口瓶中的实验现象是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 2P2O5;打开止水夹后,实验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如果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由于温度高于室温,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二,原因是方案一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导致部分气体逸出.故填: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4P+5O2 2P2O5;水进入集气瓶;偏小;二;方案一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导致部分气体逸出.③经过A、B两组同学们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原因是A组收集气体时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导致收集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偏高.
故填:A组收集气体时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两个方案实验时第一步操作均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白磷燃烧时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酿制美酒﹣﹣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
D.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好基础化学知识,才能创新.
(1)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氖原子②碳酸根离子③标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Mg2+中“2“的含义 .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写出基本反应类型.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
②将氢氧化钠和水的混合物通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R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 , 则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 )
A.R(OH)2
B.RNO3
C.R2(SO4)3
D.R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图A)揭示了水的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名称).
(2)图B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不仅可以(填操作名称,下同)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3)硬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生活中常用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相符的是 .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