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根据甲、乙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在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因此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故A说法正确;由于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甲仍然是饱和溶液,同时有溶质析出,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而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且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故降温后两者溶质质量分数不等,故B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但是甲的溶液中没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硝酸铵溶于水后使溶液温度降低,甲的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而乙的溶解度增大,没有溶质析出,故D说法正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解释不相符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甘蔗甜,柠檬酸——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物质热胀冷缩——微粒间的间隙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黄金溶解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在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____物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质量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50g 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________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 | Cu | 在空气中灼烧 |
B | CaCl2 | CaCO3 |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
C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炭 |
D | H2O | Ca(OH)2 | 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再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在图所示的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其温度;另取一定量的硫酸,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记录溶液温度的变化.甲、乙、丙三位同学准备选择以下试剂进行实验:
使用的NaOH | 使用的H2SO4 | |
甲 | NaOH固体 | 稀H2SO4 |
乙 | NaOH溶液 | 浓H2SO4 |
丙 | NaOH溶液 | 稀H2SO4 |
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有两位选择的试剂是错误的.从溶液温度改变的因素考虑,指出错误的原因:
(1)________同学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2)________同学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