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的装置图: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b_____

2A图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_____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游码显示仍为A图,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_____g

3)如图B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

4)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_____,某同学如C图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_____4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指出D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

6)如图2所示,实验室要加热约150mL的水,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准备的仪器有_____(填序号)。

【答案】漏斗 12.4 7.6 试管炸裂 胶头滴管 小于 液体溅出 ①④⑤⑥

【解析】

1b 是漏斗;故填:漏斗

2A图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10g+2.4g12.4g;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的质量=10g2.4g7.6g。故填:12.47.6

3)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图示操作可能导致试管炸裂;故填:试管炸裂

4)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某同学如C图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小于40mL;故填:胶头滴管;小于

5)在过滤操作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可能会造成液体洒落;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可能会导致液体溅出;故填:液体溅出

6)要有盛水的容器,应在烧杯和试管中选取,但是用水量为150mL,由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则要选择450mL以上的试管,这不可能,所以用烧杯;用烧杯给水加热选择支持固定仪器,要用铁架台;由于烧杯底面积大,易受热不均而炸裂,所以还要用石棉网;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酒精灯是热源仪器,加热必须选择酒精灯。所以要选择①④⑤⑥.故填:①④⑤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经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沉淀、生成气体等现象。根据这些现象,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下面请大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实验一:把稀盐酸滴在大理石上

取一支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现象为______________

实验二:镁带燃烧

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亮,再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写出镁带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

(3)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__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与精盐的位置放反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配好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拓展延伸)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呈碱性]

(1)写出加入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写出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得溶液是20℃时乙的饱和溶液

B. 20℃降温到,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甲比乙小

C. 升高温度可使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

D. 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g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分两次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计算:

1)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B.甲物质的溶液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C.在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烧杯中盛有2.4g金属镁,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产生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2)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加热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 a ba 是氯酸钾固体,b 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兴趣小组想探究过氧化氢分解有没有其他催化剂,以及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除催化剂外还有哪些。

Ⅰ.(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中加入1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待A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3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均复燃。

③将步骤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g

④分别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中加入1g氧化铁粉末,向D中加入1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步骤②证明氧化铁的___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③中如果a=___,证明氧化铁的___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由①②③可知,氧化铁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

(实验评价)

设计实验步骤④的目的是___,若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C试管中快,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

Ⅱ.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交流讨论)可以通过测定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___来探究。

A 产生相同体积氧气的时间 B 产生氧气的总体积 C 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实验探究)

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水浴温度控制在21℃,二氧化锰均为0.5g,过氧化氢溶液均为5mL,三颈瓶容积为250mL,恒压漏斗(漏斗的支管与三颈瓶相连)的作用是使过氧化氢溶液自行下滴。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图像如图2、图3

(实验结论)

2说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结合图3,以10%H2O2溶液为例分析,三颈瓶内气压后来慢慢降低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