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这几种碳单质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CO和CO2都有毒
②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CO2
③CO2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④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⑤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⑥CO2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⑦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3)某丙烯(C3H6)和丁烯(C4H8)的混合气体14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44g二氧化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消耗O2的质量一定为48g
B混合气体中碳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可能是6:1
C混合气体燃烧生成H2O的质量一定为18g
D混合气体中丁烯(C4H8)的质量一定为60%
【答案】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④⑤⑥ AC
【解析】
(1)根据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排列方式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碳单质的性质、碳的氧化物的组成、性质以及用途来分析解答;
(3)设烯的通式为CnH2n,则其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nH2n+3nO22nCO2+2nH2O,据此解答。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答案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①CO有毒,CO2没有毒,故错误;
②碳在氧气中燃烧充分生成CO2,不充分燃烧生成CO,故错误;
③二氧化碳没有酸性,CO2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故错误;
④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故正确;
⑤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故正确;
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CO2可用于灭火,这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⑦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故错误。
故选:④⑤⑥;
(3)A.设消耗O2的质量为x,生成水的质量为y。
x=48g,y=18g;故正确;
B.混合气体中碳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6:1,是一定的,故错误;
C.混合气体燃烧生成H2O的质量一定为18g,故正确;
D.混合气体中丙烯(C3H6)的质量分数不一定为60%,故错误;
故选A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如图中,X是_____;若Y为气体单质,则Y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
(2)写出一个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_____。
(3)电解水实验指明了宏观、微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①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则电解水正极和负极生成气体分子个数比为_____。
②在该实验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在通电前后硫酸钠的质量和性质不变),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硫酸钠溶液100g,通电一段时间后,当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时,电解生成了_____g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_____,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已知氯化银是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样品中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氯化钠。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
②取少量滤液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③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由此判断,实验中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样品中无NaCl
B、样品中只有NaOH和Na2CO3
C、样品中无NaOH
D、样品中有Na2CO3、NaOH和NaCl
(4)配制100mL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11g/mL),需要质量分数40%的氢氧化钠溶液(1.43g/mL)_________mL,水__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塑化剂(DMP)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5.15%,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33.0%,且每个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请回答:
(1)塑化剂(DMP)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取整数,下同)
(2)一个塑化剂(DMP)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下列有关这些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苹果汁的酸性大于酸雨的酸性
B.小苏打水不能使酚酞液变红
C.厨房清洁剂的碱性小于小苏打水的碱性
D.酸雨呈酸性的主要原因是溶有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包Na2CO3和NaOH固体样品,为了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20g,加水搅拌至全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____;
(2)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
(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小明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未密封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NaOH变质的原因_____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Na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NaOH;假设Ⅱ:含NaOH和Na2CO3;假设Ⅲ:只含Na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假设_____不正确 |
②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 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 | _____ | 假设Ⅲ正确 |
③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_____ |
(问题讨论):步骤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如将②中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实验能否成功?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
(2)小红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已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
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 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g |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
95 | 65 | 140.3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下列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_____
A钠元素 B碳元素 C钡元素 D氧元素
②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饱和溶液)+NH3+H2O+CO2=NH4Cl+NaHCO3↓
(1)反应①的另一种产物是配制石灰乳的主要原料之一,配制石灰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母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4)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日常生活中,制作馒头时常加入泡打粉,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口。某小组同学对泡打粉的发面原理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又称为发泡粉,可作为快速发面剂用于制作面食。某种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粉和酒石酸氢钾。
(提出问题)泡打粉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2:酒石酸氢钾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3: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加热 | 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 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 |
2 | 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酒石酸氢钾,加热 | 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 b试管中石灰水不变浑浊 |
3 | 在装置2的c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滴加________。 | ,d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 |
(进行实验)利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解释与结论)
(1)俗称小苏打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1中,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的现象表明,猜想2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4)实验3的操作: 在装置2的c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滴加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石灰水变浑浊。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5)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又查阅到碳酸氢钠分解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 + H2O + CO2↑, 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小组同学对探究问题又提出了第4个猜想,并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装置2完成实验验证,其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下列关于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泡打粉保存时要注意防潮
B 蒸馒头时,先将泡打粉溶于水,再用此溶液与面粉和成面团
C 用纯碱替代小苏打制成的泡打粉蒸馒头时,也能起到膨松的效果
D 在用泡打粉蒸馒头时,在加水揉面过程与蒸的过程中均能起到发面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