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含有少量生石灰的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在“固体样品”中加入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溶液B”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在“操作2”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________。
(4)加入“适量稀HCl”的目的是________。
(5)“操作3”的名称是________。
(6)①用提纯的NaCl配制200 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 g。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
A 增加适量砝码 B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调节平衡螺母
③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若俯视读数,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 NaCl、NaOH、Na2CO3 漏斗 除去溶液中的NaOH和Na2CO3 蒸发结晶 1.8 B 偏高
【解析】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氧化钙,在“固体样品”中加入水时所发生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溶液A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后,“溶液B”中所含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化学式为NaCl、NaOH、Na2CO3。
(3)操作2是过滤操作,在“操作2”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漏斗。
(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加入“适量稀HCl”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OH和Na2CO3。
(5)溶液B中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操作3”是得到氯化钠,名称是蒸发结晶。
(6)①用提纯的NaCl配制200 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药品加的太多了,应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故选B。
③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若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的质量减少,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以下与课本有关的实验:
(1)A实验中,集气瓶口放一团沾水的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现象是________;
(3)C实验中,点燃气体之前要________,干冷的烧杯内壁有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甲烷的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⑵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⑶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兵带回一瓶浑浊山泉水,他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填仪器名称)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少泡沫,说明液体D是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操作③其净水效果最佳,是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
(3) 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 c>a=b B a=b>c C a>b>c D 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白:
(1)氯元素________
(2)+2价的镁元素_________
(3)两个氢分子________
(4)铁离子________
(5)氦气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 我们曾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已知:Na 2 CO 3 +2HCl=2NaCl+CO 2↑ +H 2O):
(1)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_____(“偏左”“偏右”“不变”),原因是_____,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防止锥形瓶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
(3)由以上实验可知,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反应必须在_________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19H1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 )
A.叶酸属于氧化物
B.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19:7:6
C.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题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氧气可选择D装置其原因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若用F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_处进入(选填导管口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