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面三个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方法进行的有关探究.

1)用实验一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性质的探究.

当长颈漏斗中的稀盐酸与锥形瓶中的大理石接触后,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用实验二进行石灰石性质的探究.

用两支坩埚钳分别夹持大小相同的石灰石固体de,向 E中酒精灯的火焰通氧气,受热相同时间后冷却,将固体de固体分别放入盛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前者溶液不变色,后者溶液变为红色.则向酒精灯火焰通氧气的目的是_____.通过上述实验对比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用实验三所示装置进行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实验探究.

实验开始时,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烧瓶1内为氮气,烧瓶2内为相同体积的氯气,将相同质量的活性炭装入两支烧瓶后,F侧导管中的液面与烧杯内水的液面基本一致,G侧导管中的液面高于烧杯内水的液面.当将两只烧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观察到两侧导管中液面都有所上升,且G侧上升的高度比F侧明显.通过该对比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答案】1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

干燥的试纸不变色,湿润的试纸变色

2)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石灰石在加热时不能分解,在高温时能分解

3)活性炭对不同气体的吸附能力不同、活性炭对气体的吸附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强(2分)

【解析】

试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试纸变红色,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干燥的试纸不变色,湿润的试纸变色。

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物质燃烧更充分,向酒精灯火焰通氧气的目的是让酒精充分燃烧,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由实验二可知,石灰石在加热时不能分解,在高温时能分解。

3)由实验三可知,活性炭对不同气体的吸附能力不同、活性炭对气体的吸附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

1)实验室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实验过程中拟通过调节稀盐酸加入的量来控制反应速率,可将长颈漏斗改为_____。若用E装置来收集气体,则请写出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_____

2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难溶性杂卤石属于呆矿,主要成分有K2SO4MgSO4CaSO4、不溶性杂质等(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某工厂用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在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目的是出去主要成分中的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

(3)请写出固体B的两种主要成分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在使用Ca(OH)2溶液和K2CO3溶液对杂卤石进行溶浸时,为探究获得较高浸出杂卤石主要成分的浸取率,某实验小组用测得浸取液中K+的质量分数乱来表示浸取率,在相同的时间里,进行了下述实验组:

实验

温度/

Ca(OH)2用量/g

K+浸取率/%

a

25

2.5

72.4

b

40

2.5

86.55

c

40

3

90.02

d

60

3

91.98

e

60

4

91.45

①上述实验的数据中,温度与K+浸取率的关系是___

②上述5组实验中,若要获得最佳的K+浸取率,选择的反应条件是___℃和Ca(OH)2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捕捉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用于制备甲醇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B. 甲醇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C. 反应的方程式为

D. 生成的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冬季冰雪覆盖路面,会给交通带来很多不便.

1)为了疏通道路常使用铲雪车铲雪,铲雪车的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

锰钢的主要成分是MnC_____

锰钢属于_____

A 合成材料 B 合金 C 金属材料 D 化合物

2)有一类融雪剂是以醋酸钾(CH3COOK)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还有一类融雪剂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统称作“化冰盐”.常用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ClFeCl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该融雪剂.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已知:FeOH3为难溶的碱.

“操作1”的名称是_____;溶液A中加入过量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第二次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_____

固体乙的成分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消耗稀盐酸质量

反应后溶液质量

质量(g

9

75.4

80

计算:

1)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蛋白质遇到饱和硫酸铵溶液会失去生理活性

B. CaONaOH固体都能作干燥剂是因为两者都能与水反应

C. NH4Cl、(NH42SO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NH3是因为两者都含有

D. 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是因为两者都有挥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金和小平两位同学进行如图两个实验。

(l)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_____

(3)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把实验后的两支试管的溶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烧杯中没有明显现象,他们决定对溶液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小金认为溶液的溶质一定有Na2SO4;小平认为溶液的溶质一定有____;溶质中还可能有什么?

(进行猜想)小金认为溶液的溶质可能有Na2CO3 小平认为溶液的溶质可能有____;我认为溶液的溶质可能Na2CO3NaOH都有。

(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测定pH

pH7

溶液呈____

②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再滴加无色酚酞。

____,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我的猜想成立

(结论分析)小区认为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严谨,因为___;若要确定我的猜想是否成立,应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然后观察是否有___出现,反应的方程式为___

(拓展与思考)如果实验操作①中测得的pH=7,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____;可见,探究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若X为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X为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与(1)中等体积的CO2,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