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 35g | 35g | 35g | 35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8.6g | 7.4g | 6.2g | 5.6g |
分析 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镁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前三次实验固体质量的减少量是相同的,而第四次的固体减少量比前三次少,说明第四次实验中镁已经完全反应,所以不能用第四次和第三次实验固体质量的差值来计算.
解答 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35g稀硫酸完全反应能反应掉金属镁的质量为:8.6g-7.4g=1.2g,故随机所取镁粉和铜粉混合物的质量为:8.6g+1.2g=9.8g,
故答案为:9.8;
(2)实验操作结束后因部分稀硫酸未完全反应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生成的硫酸镁和硫酸,
故答案为:MgSO4、H2SO4;
(3)设35g稀硫酸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为x,由第一次试验数据可知,35g稀硫酸恰好能和1.2gMg发生反应,
Mg+H2SO4 ═MgSO4 +H2↑
24 98
8.6g-7.4g x
$\frac{24}{8.6g-7.4g}$=$\frac{98}{x}$
x=4.9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4.9g}{35g}$×100%═14%,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
点评 此题是表格型计算题,做此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表格中的多组数据,找出有利数据来进行解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锌 | B. | 滤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 | ||
C. | 滤渣中可能含有铜 |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铜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检验黄金与黄铜 | 滴加稀盐酸 |
B | 鉴别NaOH与Na2CO3 | 加水溶解、滴加酚酞试液 |
C | 除去O2中的HCl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D | 除去NaCl中少量的AgCl | 溶于水、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正确的基本操作应如图甲所示,这样可保证将液体滴入试管 | |
B. | 按图乙所示进行过滤操作,由于玻璃棒相对于漏斗的放置方式不合适,这样易使液体外漏 | |
C. | 如图丙所示,浓硫酸使白纸、木筷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吸收了纸和木筷中的水 | |
D. | 图丁所示的三次读数,a为俯视,b读数方法正确,c的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表示大理石投入足量的盐酸中 | B. | 表示稀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 | ||
C. | 表示稀释氯化钠溶液 | D. | 表示稀硫酸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M2.5会导致城市能见度下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 |
B. | 减少开窗和外出活动可有效减少雾霾天气 | |
C. | PM2.5与汽车排放的尾气有关 | |
D. | 虽然颗粒物直径较小,但常规的口罩就足以有效阻止其危害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