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如图1是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集气瓶.
(2)以下六种物质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图2给出六种物质对应制取氧气的六种方法.
请你写出上图中物质X的名称高锰酸钾,实验室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实验装置应选A和E(填标号).
(3)请写出实验室利用方法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利用该方法与方法②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不同(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不需加热.

分析 (1)据常用仪器回答;
(2)制取氧气还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该反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用排水法;
(3)据氯酸钾分解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不同,因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加热,是固液常温型.

解答 解:(1)仪器名称是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2)由实验室制氧气的几种方法可知物质X为高锰酸钾,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排水法收集较纯,故装置选择为AE;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不需加热,故所选发生装置不同;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高锰酸钾;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A;E;
(3)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不同;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不需加热.

点评 明确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常用仪器,及发生装置有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收集纯净的气体用排水法,并能灵活据题意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同;
②若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气态物质,则该物质是丙;
③t3℃时,将35g 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80 g,若要进一步增大上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④某同学想提纯甲中混有少量乙的混合物,实验步骤如图2:

对该同学的实验进行分析:A、B、C、D、E溶液中甲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C=B>A>D=E(用“<”、“=”、“>”、表示).
⑤温度为t3℃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低于t1℃,溶剂质量最少的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给硫酸铜晶体加热时蓝色渐渐退去
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
D.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后,瓶口出现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够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决定
C.一种元素只能够成一种单质D.同种元素,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运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灰褐色浑浊,有异味.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以除去固体小颗粒,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序号)①③④⑥⑦.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
(2)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3)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若得到的自来水属于硬水,则将其变成软水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4)防止运河水污染的方法有将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举一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已知Fe(OH)2是白色絮状沉淀,并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红褐色沉淀.图为Fe(OH)2制备实验的改进装置,原理是首先利用A试管产生的氢气排出B装置中的空气,再利用A中产生的FeSO4和NaOH反应,使用该装置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观察到生成的Fe(OH)2白色絮状沉淀.
(1)Fe(OH)2在物质分类中属于碱.(填“酸”、“碱”、“盐”、“氧化物”)
(2)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3)A试管中的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B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冒气泡;
(4)若要在该装置中得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并在一段时间内防止被氧化为Fe(OH)3红褐色沉淀,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关闭止水夹;
(5)写出B装置中生成Fe(OH)2的化学方程式FeSO4+2NaOH=Fe(OH)2↓+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随机取一定量的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分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35g35g35g35g
剩余固体的质量8.6g7.4g6.2g5.6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机所取镁粉和铜粉混合物的质量为9.8g;
(2)实验操作结束后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MgSO4、H2SO4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
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
(1)小明想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加入水的体积加入水的温度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200mL15℃a(待记录)
2200mL50℃b(待记录)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
(2)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64mL,b=82mL,由此获得结论:
“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
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      A     B    C
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反应物质量没变.
(3)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不断摇动锥形瓶A,继续收集气体并测量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B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说明A装置产生的氢气中含有水蒸气.
(2)若C处出现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说明A装置产生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3)装置D处浓硫酸的作用干燥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