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
B.仅用铜丝、硫酸锌和硝酸银溶液不能验证铜、银、锌的活动性顺序
C.要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少量炭粉,可采取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
D.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应先加热,后通氢气

分析 A、根据氯化钠、硝酸钾都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B、根据铜能够和硝酸银反应、和硫酸锌不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炭粉会与氧气反应,氧化铜不会进行分析;
D、根据加热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氯化钠、硝酸钾都易溶于水,不能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A选项错误;
B、铜能够和硝酸银反应、和硫酸锌不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比锌弱,能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B选项错误;
C、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氧化铜不会反应,炭粉和氧气会生成二氧化碳,可以除去,故C选项正确;
D、先加热,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可能发生爆炸,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以及物质的用途和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小块白磷,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集气瓶内的长导管伸到瓶底,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热.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到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为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升高.
(2)若实验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b-a)=(c-a)×$\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图中“?”是指溶质;
(2)将5克蔗糖固体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蔗糖溶液是否饱和?往原溶液继续加蔗糖,如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如还能继续溶解则为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日前,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推广使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ClO2.①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③易溶于水,④见光易分解,⑤易与碱反应,⑥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氯气.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用潮湿的KClO3与草酸在60℃时反应制取ClO2获得成功.在装置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收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为了收集到液态ClO2,对装置B应采取的措施是用冰冷却.
(2)目前欧洲一些国家采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O2(Kestiog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该反应能采用图中A装置来制取(填“能”或“否”).
(3)我国最近研究成功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此法与Kestiog法相比,其优点是反应后没有Cl2生成,便于分离,不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发射“嫦娥3号”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已知高氯酸铵(NH4Cl0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04═N2↑+Cl2↑+4X+202↑,则X的化学式为H2O.发射火箭用内燃机一般,那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内燃机的四冲程排序,请将如图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正确排序:丁甲丙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B.t2℃时,将A、B、C各25 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A、B
C.A中混有少量B,可通过降温结晶提纯A
D.将A、B、C各饱和溶液从t2℃时降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初中科学实验操作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的验满
B.倾倒液体C.检验气密性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实验打开止水夹前的现象:有大量白烟生成,打开止水夹后的实验的现象有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得水约占集气瓶总容积的$\frac{1}{5}$;若未等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高还是低).
(2)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甲生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要使实验成功,乙在滴管中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作为二氧化硫的吸收剂.当燃烧结束,装置冷却后,乙同学应该如何操作?按压橡胶乳头将氢氧化钠溶液从滴管挤出,并轻轻振荡,待二氧化硫被吸收后,打开止水夹,丙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避免因拨出橡皮塞引燃红磷造成气体逸出,造成实验误差,同时还可避免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丁同学用图3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的
氧气的体积分数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8(填整数)的位置上.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